在十六世紀的東亞貿易,最大的熱賣商品就是中國生產的絲、絹、棉布及陶瓷器等。絹和棉布的主要生產地在長江三角洲,而湖州的生絲、蘇州或杭州的紡織品、松江的棉織物等,是世界知名的名牌商品。那時從澳門到日本長崎和印度的商船,就各自運載了一年六十噸的生絲;從福建海澄到菲律賓馬尼拉也輸出大量的生絲、絹和棉布,再經西班牙人的太平洋航線(墨西哥亞卡波可到馬尼拉)將貨品轉運到美洲以及歐洲各地。
明朝銀價較海外高
Made in China的商品在世界市場上熱賣,中國商人收錢收到手都軟,當時從外商手上收到的錢就是白銀,從此海外的白銀源源不絶地大量流入明朝的中國。十六世紀末, 歐洲的金銀比價是1:12,日本是1:10左右, 在明朝則是1:7。就算海外白銀大量流入,銀價在明朝依然較高。
那時的外國白銀(公元1600年)有三條路線流入大明, 第一條,日本石見山出產白銀,雖然因為倭寇的問題明政府禁止商人和日本通商,但是日本銀(50-80噸)經過葡萄牙人控制的澳門-長崎貿易航線或是華商走私路線流入;第二條,美洲大陸波托西山的白銀經過蓋倫帆船,通過太平洋航線從墨西哥運到菲律賓馬尼拉(中國貨的世界轉運中心),福建商人在這地賣了中國貨收到白銀(25-50噸)便將美洲白銀帶回中國市場;第三條,西班牙人從墨西哥運往歐洲的美洲銀,有部份投資了葡萄牙的亞洲貿易,與歐洲生產的白銀(100-150噸)經過印度洋,從印度果阿運往澳門再流入內地。
「一條鞭法」下的銀本位制
明朝中後期海上貿易造成的經濟和金融後果是,中國憑借著在絲綢、瓷器等產品強勁的優勢,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中國從宋代以後,商品經濟有很大發展,市場規模居世界之冠,然而在16世紀以前,總是經歷周期性的貨幣短缺。每當商業和市場發展,貨幣供應量就出現不足。明朝廢除海禁後,與世界各國通商,帶來海外大量白銀的輸入,促成了這一時期商品經濟的繁榮及市鎮的興起。明政府在此形勢推動下,改革兩千多年來以徵收實物為主的田賦制度,明萬曆年間實行「一條鞭法」,大部分土地租稅或勞役負擔改為繳納白銀,最終在制度上確立了以銀錢取代實物的納稅方式,由此建立起以貴金屬白銀為基礎的貨幣制。由於國內白銀無法自給自足,大明王朝的白銀來源依賴海外供應,海外作為支付手段的佔全世界產量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白銀則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為明代銀本位制的穩定奠定了基礎,由此帶來了這時期白銀帝國明朝的商品經濟繁榮。
鍾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