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4日

大麥植髮擬赴港上市:患者滿意度行業領先 運營網絡覆蓋全國

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及植髮技術的發展,中國植髮服務市場需求顯著增加,市場規模迅速增長。近日,中國毛髮診療服務行業中的領導者——大麥植髮醫療(深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麥植發」或「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A1上市申請,擬在主板掛牌上市,中信建投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

中高端毛髮診療服務行業領導者 服務網絡覆蓋全國

公開資料顯示,大麥植髮是中國中高端毛髮診療服務行業中的領先醫療集團,也是業內首家提供微針植髮的醫療集團。公司結合問診、診斷、微針植髮、固髮和養髮等手段,為患者提供全週期的毛髮診療服務。

作為中國提供毛髮診療服務的領先醫療集團,大麥植髮的微針植髮技術是一種業界領先的技術,該技術通過先進的微針植髮技術為脫髮患者提供手術植髮治療。由公司創始人李醫生在2006年引入中國,此技術利用公司專有的0.6至1.0毫米種植筆植入毛囊,可保護毛囊,縮小創口並加快術後恢復過程。通過精細地分離毛囊並將其置入公司專有的0.6至1.0毫米種植筆,公司將毛囊精準地植入皮下。

與其他技術相比,微針植髮技術最顯著的優勢在於它是一種精細的微創技術,可在很大程度上縮小創口及減輕患者的疼痛,患者在術後24小時可以洗頭。微針植髮技術的密度及藝術性更高並支持全方位植入,實現更自然的外觀,為患者提供更滿意的植髮體驗。

與此同時,大麥植髮建立了可持續的經營理念,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及標準化的服務,並持續擴大其運營網絡。目前,公司已於中國建立一個全國性的服務機構網絡,包括提供植髮及其他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及提供固髮及養髮服務的養護中心。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大麥植髮經營33家醫療機構並在每家醫療機構設立養護中心,服務範圍遍及中國31個城市,此外另有4家服務機構正在建設中。根據灼識諮詢報告,按收入計,公司是中國一線城市最大的提供毛髮診療服務的醫療集團,2021年的市場份額為5.2%。

患者滿意度行業領先 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不仅业务网络遍及国内,大麥植髮還是中國首家獲得醫院經營許可的提供毛髮診療服務的醫療集團。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於北京和哈爾濱經營兩家醫院,並已於2022年1月獲得首家毛髮診療服務互聯網醫院的許可證,且正在籌備開業。公司的醫療機構數量從2019年底的18家增加至2021年底的32家,並增加至目前的33家。逐步擴大的運營服務網絡,可以向更多人口提供服務,進而不斷提升盈利能力促進公司快速擴張。

目前,我國醫療健康產業方興未艾,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環境讓互聯網診療被更多人所知,同時,國家亦出台一系列政策,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發展,在此背景下,互聯網醫療行業增長勢頭正盛,逐漸成為我國醫療體系的一項重要創新。

大麥植髮互聯網醫院的落成,意味著公司「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模式逐漸形成,未來,公司有望借政策的東風,憑藉科技創新、優質的服務及行業影響力,在多個維度位列前茅,迎來新的增長機遇。

得益於較高的醫療高標準及優質的服務,大麥植髮在患者滿意度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往績記錄。根據灼識諮詢報告,於2021年,公司的患者轉介率為20.2%及退款率為0.14%,均優於行業平均水平。於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公司的復購率分別為44.8%、41.3%及50.5%,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龐大的醫療服務網絡及優質的服務,也給大麥植髮帶來了業績上的提升。根據招股書,於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公司的總收入分別為人民幣747.2百萬元、人民幣764.4百萬元及人民幣1,021.0百萬元。公司的毛利由2019年的人民幣596.3百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人民幣724.0百萬元。

經驗豐富、專業的醫療團隊 未來增長空間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大麥植髮擁有一支經驗豐富、專業的醫療團隊和完善的培訓體系。根據招股書,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擁有180名註冊醫生及690名其他醫療專業人員,擁有有37名副主任醫師及主任醫師、78名主治醫師、57名執業醫師及8名執業助理醫師,均具有相關醫學背景及豐富的毛髮診療服務經驗。富有競爭力的醫療專業團隊及完善的培訓體系,可確保手術的效果及安全性,並提高患者滿意度。

中長期來看,中國的毛髮診療服務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根據灼識諮詢報告,中國毛髮診療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人民幣83億元迅速增長至2021年的人民幣23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3.5%,並預計於2026年將進一步達到人民幣712億元,自2021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4.5%。

大麥植髮憑藉全週期的毛髮診療服務、龐大的網絡覆蓋及經驗豐富的醫療專業團隊,將持續受益於行業高速發展的紅利。如今,踏上IPO征程的大麥植發,正朝著資本市場發起衝擊,而繼續提升自身實力,擴大市場份額,釋放業績增長潛力,將是公司接下來要完成的重要目標。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