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28日

【信報月刊】中概股回流 港股變A股?

【本刊記者郭顯通】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回流,對於香港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港股會否更同質化、投資者會否更依賴「北水」、監管會否更鬆懈呢?金融學教授陳家樂強調:「資本市場一定不能內循環,香港需要與國際互聯互通!」

A股市場規模遠超港股,中概股何以回流香港?「說到底都是供求問題。」陳家樂認為,香港擁有中國境內最佳國際市場地位,「這是香港與上海、深圳對比的優勢。」但中概股回流是否能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則需要更多國際的投資者。「若不與國際市場聯繫,自我孤立,局限資金來源,妄想內循環可行的話,不過是在走『回頭路』。」陳家樂認為,國際資金及「market practice」,對中概股大規模回流後,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展十分重要。

要有「外來水」,最簡單直接是行股市互聯互通。香港要作為中國與外界的「超級聯繫人」,不過,與其他亞洲交易所相比,港交所現時似乎不夠國際化。新加坡暫且不提,連上海交易所都能與倫敦、德國等地進行互通,香港反而「走不出去」,只能與上海、深圳互通,塘水滾塘魚,待日後中概股大批湧入,要更仔細思考如何與國際互通。

不能與全球交易所保持良好互動,長此下去,無法與海外接軌,這也絕非中央所欲見。謝汝康提醒:「中國想要一間能為她貫通西方的交易所。」

「資本市場注定不會閉門造車。」陳家樂曾任港交所風險委員會成員,深知港交所一直有國際計劃,只是市場客觀環境未容許香港大添國際元素,但他堅持,一定要「走出去」,「港股市值與十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接下來則須確保市場質素。」

避免內地化 不宜中門大開

在推進國際化的同時,陳家樂強調要提升監管。港交所為迎接中概股回流,做了一系列改革,如放寬第二上市規定、在海外除牌的發行人可被視為在港主要上市等等,中門大開迎賓之際,陳家樂卻建議「審慎而行」。

隨著中概股回流,香港將無可避免地與內地市場更加緊密,透明度難免受影響。「但我們必須堅持原則。」陳家樂認為,維持監管力度等於維持市場秩序,而這直接影響市場效率及投資者信心,「要讓他們知道在香港投資的價值就在於此,否則買A股都得啦。」因此中概股來港只要不動搖原有香港法制要求,給予國際市場信心,便能達至雙贏。

原文請閱5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