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鄭雲風、本刊總編輯鄧傳鏘】只要打開地圖,不難發現新界大片土地百廢待興,地主往往歸咎於配套不足、地段分散、安置問題,白白浪費珍貴資源。正當外界目光逐漸聚焦於「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殊不知在兩位香港人眼中,這批閒置土地卻是本地農業復甦,以及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契機。說穿了道理很簡單:「不要白白曬太陽!」
來到日落勝地流浮山,不遠處新建一個水耕培植場。踏入溫室大棚,只見一排排白色培植箱上,種滿綠油油的沙律菜,背幕掛起「香港菜『菜回家』」的標語。
水耕科技園首席執行官潘道明放下手頭工作,一臉自豪向記者介紹,菜場每日出產約50至60公斤沙律菜,平均每公斤批發價約70至80元,單單供應給酒店、航空公司、高檔食肆已應接不暇,年底更計劃在附近興建35萬呎的全新培植場。
如此順景並非必然。「以前不論室外抑或室內種植,根本都係燒銀紙。」這位農業達人一直希望提高本地菜自給率,多年來親力親為經營水耕場,但只能勉強做到收支平衡,「香港發展農業好難,因為政府把口說資助,實質不理你」。
潘道明透露,種植水耕菜的最大成本,源於前期基建、水循環系統投資龐大。以這個佔地4萬平方呎的培植場為例,最初便投放近500萬元,但他今次胸有成竹,揚言3年即可回本。
等等,按照現時水耕場產量,種菜三年的賬面收入不足500萬,更未計算人工、地租、種子費等開支,談何收回前期成本?站在身旁的光電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吳克耀,不慌不忙指向頭頂上的太陽能板,徐徐道出種本地菜由「燒銀紙」到「生銀紙」的故事。
閒置土地如「雞肋」
吳克耀原本從事鋁製工業,後來發覺再生能源前景可觀,決定轉行開發及安裝太陽能板。近二十年,他曾到日本、巴基斯坦、南非、菲律賓、荷蘭等地發展業務,現時則專注香港,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府推出的「上網電價」計劃。
這項計劃自2018年開始實施,鼓勵民間透過可再生能源裝置生產電力,並售予兩電(中電和港燈),平均每度電收購價達3至5元,遠高於電力公司約1.1元零售價。起初他主要在村屋、工商業大廈、屋苑、學校天台安裝太陽能板,經手客戶包括領展、鴻福堂等等。
4年前,潘道明剛好打算於農地加設太陽能板,輾轉下找到吳克耀的光電公司。兩人見面後一拍即合,認為「光電+水耕」模式大有作為,不但提升本地菜自給率,同時迎合發展綠色能源的大趨勢。
原文請閱12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