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如果你跟大家說,人類能像小鳥般翱翔萬里,大概會換來一句:「痴心妄想」。來到21世紀,搭飛機早已成為平民活動,人類野心更進一步跳出大氣層,甚至想移民火星。熟悉航天工程的科大校長史維提醒,如果想逃出地球,最大阻礙未必是技術限制,反而是人體適應。--本刊記者鄭雲風
得知記者前來談太空,史維顯得興高采烈。數十年來,他一直醉心於飛行,研究範圍包括計算流體力學、燃燒和推進、流體結構互動等等。據職員透露,校長收到邀約電郵後,數分鐘便答應受訪。他笑瞇瞇地說:「這是有趣的題目。」
八十年代,史維於美國密歇根大學取得航天工程學碩士及博士學位,曾擔任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波音航天科學合作中心的首席研究員。2002年他帶領團體成立未來太空運輸研究院,獲美國太空總署(NASA)資助1500萬美元。
衞星最賺錢
隨着火箭技術突飛猛進,太空與人類的距離彷彿拉近不少。「從商業角度而言,最賺錢當然是衞星。」史維表示,現在手機通訊費用愈來愈低,有賴於發射衞星成本下降。近年美國航太公司SpaceX更計劃發射上萬顆衞星上太空,以便實施「星鏈計劃」(Starlink),希望為全球帶來高速網絡服務。
減少上太空成本,也有利開展更多科學實驗。微重力下,癌細胞會自然死亡?如何影響人類基因?各式各樣的太空實驗,打破人類對物質、生命的固有想法。他指出,如果要去除環境因素,只看物質本身特性,太空是很好的實驗地方,有助推動更多科學研究,例如材料科學、生物學等。
德國不來梅(Bremen)便有一座著名高塔Drop Tower,專門研究微重力下的物品形態。但史維補充,在地球建立的微重區域,維持時間只有幾秒。
太空商機眾多,對大眾來說,最有興趣莫過於探索另一個星球。去年底,SpaceX行政總裁Elon Musk表示,極有信心於2026年載人上火星,更誇口說「如果夠幸運,也許四年就可以」。當然,登陸只是第一步,他的最終目標是移民火星。
史維如何看待這個計劃?「我想是可行的,但要花點時間。」他認為,移民火星將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但技術上並非做不到,最大問題出自人類本身。
首先是心理壓力。由於公轉軌道、速度不同,地球與火星距離時遠時近,長至約4億公里,短至約5600萬公里。每隔2年半左右,才出現一次最佳發射時段(上一次在2020年),但飛行仍長達7個月。
若要縮短飛行時間,史維認為可在月球建立發射基地,作為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跳板」。主要優勢有兩個:首先,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一,加上沒有大氣層,火箭推力事半功倍,有助減低發射成本。
原文請閱5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