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2日

【信報月刊】陶冬:別奢望報復性反彈

全球投資者盼望疫後經濟V形反彈,但瑞信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卻悲觀預測,疫情好大機會將多浪式持續出現,經濟衰退仍然深不見底,中國難以獨善其身,疫後亦不會出現報復式消費。--本刊記者黃愛琴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症終結了美國長達十一年的牛市,曾對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的陶冬指出,這次危機是3個危機疊加的後果:疫情蔓延、信用崩塌和經濟衰退。三者性質不同,卻環環相扣,「疫情的不確定性觸發市場恐慌,導致信用收縮,而背後又有經濟衰退的因素。」

疫情主宰事態發展,最壞的情況是,醫學專家預料全球六成人口會受到感染,並且病毒以多浪式反覆出現:冬季放緩,夏季又捲土重來,沒完沒了。他說:「這個可能性相當大。」

而疫情拖得愈久,對經濟愈不利。第一,愈來愈多國家採取隔離、 封關措施,商業活動停頓,消費、投資暴跌。數據顯示,美國約有200萬業主沒能按時償還每月的按揭貸款;短短一個月內,美國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已超過2200萬人。

「我只能說,目前大家對於失業情況的估計太樂觀了,疫情會持續多久,沒有人可以確定。」

第二,全球化生產分工愈趨精細,一環斷裂,整個供應鍊可能就會癱瘓。經此一役,產業鏈過度集中的風險表露無遺。「中國還沒有一個國際知名的汽車品牌,卻生產了全球五成的汽車零部件。美國擁有大部分世界頂級的醫藥公司,但是他們的藥物原材料,八成來自中國和印度。」

他認為,企業的現金流很可能在未來6個月出現問題,「到時現金流供應鏈上的公司會一個個地斷掉」,經濟肌體面臨大面積壞死。至於GDP會下降多少,疫苗一天沒有出現,仍然未見底。

原文請閱5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