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家,回首神遊,鄰里溫情,無限眷戀!
地少人多,但秩序井然的老家──香港,正可能起始於這,驅使鄰里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記憶,步出家門往外走,總會碰上熟識的面孔,有某某的爺爺,或三姑的兒子。
街上,飄散着釅釅茶香,由陸婆婆的小茶檔散出,街坊們總愛屁股坐下,笑嘻嘻地喝口打起精神的釅茶或咖啡;在寒風惻惻的日子裏,小士多的門楣上,撐出軍人綠帆布隨風輕盪着,兩旁拉出透明膠布,防禦寒風直接打入,更有熱飲料提供,我未忘那時雙手握着瓶子片刻,才捨得喝下暖腸的熱「麥精」。還有,我的重點,只限定在上學前時段供應的魚蛋炒麵,是流動小販特意為學生們準備的絕佳美食。不僅於此,緊鄰和睦的關係,我從不有踽踽獨行或獨歸的感覺。
現今的香港,經濟發展蓬勃,世界稱讚。各社區相對減少了這些流動小販及小茶室了!舊貌,搖身為連鎖式的快餐店,這種快餐文化,更日漸成為我們的習慣。在工作日的早上去社區快餐店果腹,更成不少街坊及上班一族的日常習慣,我也不例外。
在快餐店內大家不知對方姓什名誰,基於每每遇見,總不會面面相覷,總會微動嘴角點頭示早!而其系統性的管理服務,綜合性的餐單,大眾化的餐飲售價,在照顧一撮日常三餐慣性依靠着它的都市人。
那天,一個令人難忘作揖的故事!我如常加入隊伍,排隊點餐,排隊取餐;如常看着繁忙的店員,分工合作地把客人餐飲,節拍緊湊的放在服務枱上;也如常地聽着他們用傳聲器通知廚房餐點類別,好盡快呈給客人。我排在一名街坊的後方,他如常攜着黑色脹厚的背包,戴著黑框眼鏡,等候取餐。
這名街坊是快餐店的常客,他喜在用餐時向周邊食客,喋喋不休地扯淡,認識的?不認識的?而叔伯街坊們慣常地回答他的提問片刻後才離席。
站在服務枱後方的快餐店經理,他正同時忙於一邊接過客人的餐票,嘴巴朝向傳聲器通知廚房新餐單內容,緊接著回答這客人的話;而他手上的夾子不停地左起右落,把食物分派在不同的碟子上,同時間,推動着托盤給同事們預備客人的飲料,更不忘繼續回答這名客人的話。而他在百忙中,沒有表露半點悻然客人喋喋不休的扯着,阻礙工作,仍清晰地續一處理緊接着的餐票。
在香港,有他、有叔伯街坊們,這麼懂得包容別人喋喋不休扯淡的漢子,實在令人拭目讚嘆!
在服務業,有經理動作之勤快,一心多用,如同在表現身手一樣,這麼敬畏的專業精神與能力,值此作揖!
曾斯琪
香港創意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