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2月4日

【信報月刊】討好內地 港片三不像

2003年CEPA開展,港資合拍片不屬進口片,可在內地自由發行,不受每年50部的配額限制。本港電影公司近十年北望神州,但年輕電影人感到掣肘多,創作有遭閹割之虞,拍合拍片「好看不好食」。──本刊記者 李澄欣

合拍片規定內地主要演員的比例不得少於影片主要演員總數的三分之一;對故事發生地無限制,但故事情節或主要人物都應與內地有關。最大的關卡是要過廣電總局審查,當局對主題、場景和選角均有要求。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副司長王衛平曾公開宣稱「在中國做電視劇你智商不夠,遊戲規則沒搞清楚,你還怎麼玩電視劇?」,「電視是黨和人民的宣傳喉舌,這是它的主要使命,其次才是娛樂性。」港產片原有的黃、賭、毒、鬼神及政治諷刺等題材,逐步消失或被和諧〕,取而代之的是「邪不能勝正」的警匪片和愛情片。

「但過不過審,題材為次,人脈關係才是主。像《竊聽風雲》,那麼敏感都能上,是因為後台夠硬。」今年29歲的編劇吳兆麟說。

電影人向內地尋求投資者,為迎合內地觀眾口味,不惜對劇本構思作出讓步。他感到悲哀︰「製作團隊無人想部戲死,但商業市場上的不同單位都有意見,投資者只當電影是商品,拍攝、剪接期間都會落order,弄得整個故事瓦解,電影就是這樣被謀殺。」劇本在引入投資者後因應市場大幅修改,甚至改寫成內地版,「對白會不一樣,很多時候會突然加一場范冰冰,方便出海報有大陸大明星。」

吳兆麟曾任賀歲片編劇,經過三個月努力完成劇本,卻突然接到指令:因農曆年與情人節同日,該片要增加愛情元素,多加一對情侶變為雙愛情線;有壽司集團贊助,對方要求一場戲在壽司店進行,指明要主角穿壽司店職員制服,於是連角色設定也被迫修改;為對準內地市場,要有劇情在內地發生,惟礙於北上拍戲不便,劇組需在港扮內地,怎料最終怕政治敏感,又把情節改回在新界發生。

最致命是要取悅全世界,反而兩邊不討好。「賀歲片本來是希望港人會笑,但貪心,想廣州人都會笑——這還好,大家文化近。後來連上海、北方觀眾都想要,就加北方笑話——但連最基本的香港觀眾都未照顧好,而大陸人也不是無知的,他們也是看周星馳大。其實只要堅持自己特色,人家會buy!何況內地現在很厲害,他們為何要看你?所以要重視本土市場啊!」

《信報財經月刊》
Android揭頁版:https://bit.ly/hkejmonthlyandroid
iOS揭頁版:http://bit.ly/hkejmonthlyapp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