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5日

周奐彤 基金

「十四五」規劃如何布局?

2020年不經不覺便過了9個月,中央政治局早前確定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在10月底召開,會上將重點討論「十四五」規劃(2021年至2025年)的具體細節,為未來5年的施政綱領定調。

自從1953年開始,中國已經編製了13個五年規劃,定期為經濟發展定下長遠方針。從以往的計劃經濟時代,跨越數十年至目前的市場經濟年代。由於內地早年的工業生產幾乎由零開始,因此中央政府過往會定下較為詳細的量化目標,之後逐漸由策略性指引取代,更加依賴市場機制推動發展目標。

促進自給自足或成主軸

在「十三五」時期,規劃重點在於全面建立「小康社會」,而「十四五」的目標將會升級到實現更高質素、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面對日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國的發展將會聚焦於經濟再平衡,在糧食、能源和科技等三大戰略物資上做到自給自足。中國經濟如要走上這條道路,除了需要持續地在優先領域上投放大量資源,同時需要針對性的政策來平衡國內外供求、傳統和創新產業,以及消費與投資兩大增長動力。

中央早前提出「內循環」和「雙循環」的發展模式,旨在改善供應鏈的脆弱一環。在中國的進口清單當中,名列前三名的是食品、能源和半導體晶片等重要物資。可以預期的是,中央很可能會在未來5年,推出政策確保本地供應和改善消費效率,從而增強這類產品在供應上的穩定性。

有望深化土地稅務改革

除了針對行業的政策,筆者認為中央或會投放更多財政支出促進內陸地區發展,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用以支持城鎮化項目和公共開支。

另外,預期當局將會推動本土產業升級,務求達致更高質量的發展,特別會扶持科技、醫療、新能源汽車,以及先進製造業等。與此同時,預計中央將會繼續推進國企改革來提升傳統行業的效率和競爭力,亦會探索土地改革的可行性,例如建設公共住房和改造城市等,以維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

事實上,自2011年以來,消費已經取代投資成為內地增長的主要動力,但佔整體經濟的比重仍然落後於成熟經濟體。不過,隨着內地民眾生活質素持續改善,消費仍然大有增長空間。因此,稅務改革和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或成為「十四五」的重點之一。

新興產業料為投資焦點

此外,平衡的區域發展戰略,可能有助收窄沿海和內陸地區的收入差距。為了實踐這些目標,由國家主導而又具效率的投資可能更為有利。新經濟產業如5G通訊、高鐵、新能源汽車、大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等相關基建,料會取代鐵路、公路和機場等傳統基建,成為投資的新焦點。

回顧過去8個五年規劃,當局成功地將中國打造成世界製造業中心,並且實現了持續的收入增長,反映市場化改革和針對性的經濟政策能夠相輔相成。端視最近有關「十四五」的發展規劃,筆者認為中國不會放棄傳統的發展模式,但是不斷改革和推出政府支持措施,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周奐彤

摩根資產管理

環球市場策略師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