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9月29日 專家評論

「再工業化」舉步維艱

香港政府提倡「再工業化」,銳意打破本土工業是「夕陽工業」的宿命。與昔日講求龐大勞動力和廠房不同,這次工業革新是針對高端生產,利用香港在科研、設計和知識產權保障上的優勢,以「工業4.0」智能生產工序發展高增值產業鏈。香港一直是服務型社會,突然重投工業化之路,在欠缺人才、資源、經驗的情況下,要打造一條具國際競爭力的生產線絕不容易。

世界的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雖然本地的醫學科研水平達國際級,但在其他高端產業如半導體技術及食物科技等範疇上,仍大大落後於其他先進國家,亦欠缺完善的生產鏈配套,單是這點已令香港跑輸其他經歷過千錘百鍊的工業大國。

事實上,為了推動「再工業化」,應付以新技術和智能為基礎的高端生產,政府近幾年合共投放逾90億元興建四項專項設施,包括位於大埔精密製造中心和醫療用品製造中心,以及將軍澳工業邨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和元朗工業邨的微電子中心。將這90億元分配給幾個新開發的產業,實屬不多,相信其他工業大國的投資會遠超這金額。

再者,當外國與內地一直在科研領域上進步,近30年來香港只集中發展金融、地產及旅遊業,專才培訓亦聚焦在這些服務產業,導致新一代的思維與知識上難以與世界的高科技接軌。試問當全世界正在高薪挖角,搶奪人才,香港又憑什麼吸引專才進駐?

漫漫長路,雖然遲了起步,但總好過原地踏步,除了市場上原有的初創企業,在最近失業率高企的環境下,有部分人選擇冒險創業,但限於「手作」形式的生產,例如購入小型機器,少批量生產飲食產品或護膚產品,但受資金及市場所限,即使能藉此打造自家品牌,亦難以大規模發展,遑論衝出國際。再回望國際生產線,機會仍在,若然中央願意派專才到港,願意協同發展,建立互惠互利的生產體系,將是另一片遼闊風光。

盧展豪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工商舖)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