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中國 | 2021-10-12 05:00

姚遠

中國經濟阻力增 今年或黯淡告終

放大圖片

正當北京政府竭力讓宏觀政策回復正常,新冠病毒再次來襲、樓市降溫及電荒蔓延,均為中國經濟增添壓力。即使出口強勁,第三季增長似乎仍可能出現雙谷衰退。

投資者對第四季的增長反彈寄予厚望,然而,隨着經濟阻力加劇,加上有關當局不願積極應對,令經濟出現硬着陸的風險上升。北京方面急需重新調整其周期性及結構性政策,以防範系統性風險。

經濟當前面對三大風險

第一個風險是不明朗的新冠病毒疫情。從公共衞生的角度來看,中國抗疫的成效是無容置疑的,但與選擇「與病毒共存」的國家相比,其「零容忍」策略卻帶來沉重的經濟代價——即使是小規模的爆發,中國亦要斷斷續續地實施社交距離措施以阻止疫情擴散,這為消費者和企業帶來巨大的不明朗因素,並導致經濟增長波動。隨着新冠肺炎演變成風土病,北京當局或許是時候重新評估其抗疫策略。

此外,樓市急劇降溫亦是另一個主要阻力。自「三條紅線」等相關信貸緊縮措施實施以來,樓市一直拖累經濟增長。房屋銷售及施工量急降導致建築活動放緩,而信貸供應緊張則削弱發展商買地的意欲及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賣地收入減少令地方政府推動基建投資的能力受制,形成惡性循環。部分財務狀況欠佳及融資渠道有限的地產商,自不然受各項限制政策影響。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場「星星之火」已經燎原,就連恒大這樣的巨企現時也陷於崩潰的邊緣。

或需稍放寬房地產政策

由於中國政府對其金融體系有相當大的控制,使之對於世界其他地區來說相對獨立,因此恒大不太可能會引發中國版的「雷曼風波」。但無可否認,若全球負債最重的地產商的債務重組管理不善,仍可能對整個宏觀體系構成衝擊。因此,我認為中國政府將在一定程度上參與這場災難的最終解決方案,例如略為放寬房地產政策,以將陷入困境的業者分隔,並將蔓延的風險維持在可控水平。

最後,在全國迅速蔓延的缺電問題令一切雪上加霜。截至執筆時,中國已有約20個省份實施限電措施,影響廣東、江蘇及浙江等主要製造業中心的經濟活動。

這個情況由一系列因素所引致。在供應方面,近年煤炭工業受到打壓,迫使多個小型煤礦關閉,造成煤炭供應緊張,而今年疲弱的進口更令情況加劇。此外,煤炭價格暴漲亦導致火力發電的成本急升。由於中國的電價由政府控制,電力公司難以將此成本轉嫁到最終使用者身上,因此電力公司不願回應製造業為應付強勁的出口訂單而持續增加的電力需求。

電力供需失衡進一步與中國政府減少能源消耗、履行脫碳承諾的努力相衝突。在滿足能源配額的壓力下,部分地方政府開始限電,擾亂受影響地區的數百萬民眾的經濟活動和日常生活。

當務之急應維持短期增長

上述3項因素成為目前中國經濟的強大阻力。在政府未有即時調整政策的情況下,經濟放緩的風險正在失控。當經濟處於自由落體狀態,北京當局實在沒必要急於達成各項長期目標,例如達到「淨零」或抑制樓市泡沫。相反,當務之急是維持短期增長,創造穩定的宏觀環境,循序漸進地推動經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