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市場分析 | 2021-08-30 18:00

范卓雲

聚焦科技升級與ESG主題

放大圖片

近期中港股市風雲變色,內地校外培訓和互聯網行業的監管規定出現前所未見的收緊,中國政府通過完善監管制度防控社會風險,推進共同富裕,鼓勵公平競爭,縮窄收入差距,以改善人民福祉、維護社會穩定。

過去10年中國網絡經濟的監管環境相對寬鬆,數碼化轉型顛覆性發展,令網絡經濟規模急速擴張並深入衣食住行、金融支付等民生領域,科網平台使用者數量巨大,有關網絡平台過度收集個人資訊和大數據安全問題成為近年社會關注熱點。中國監管當局在數碼新時代回應科技顛覆帶來的各種挑戰,當前監管收緊的重點集中在反壟斷和數據安全,以禁止不公平競爭和濫用客戶資料。

監管政策風險短期難消除

中國「十四五」規劃的其中一個戰略目標是改善社會流動和推動收入公平分配,近期一連串收緊監管措施與通過執行反壟斷法和支持中小型企業發展,與實現共同富裕的政策目標大致相符。近日監管行動擴大至網上遊戲和網上直播,政府關注網遊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業務涉及網上內容的公司在未來數月仍將面對監管收緊的不確定性。再加上政府銳意解決新「三座大山」(教育、住房、醫療開支高昂)所帶來的重大民生問題,預料未來一年仍將有更多針對影響民生和社會公平的監管措施陸續出台。

面對監管法規的不明朗因素,投資市場迅速對中國新經濟股重新定價,估值中的政策風險溢價大幅飆升,觸發在香港上市的新經濟股和在美國掛牌的中概股近期出現大幅波動。

從盈利基本面來看,全國人大常委會在8月20日通過的《個人資訊保護法》將於11月1日起施行,新法規對網絡平台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個人資訊、數據處理和跨境提供均實施嚴格限制,新合規投資和數據監管法規對科網平台的營運模式和利潤率將帶來負面影響。最近中國科網公司在業績公布期間提供的增長預期轉趨保守,目前分析員對2022年中資科網股的盈利預測看來可能過度樂觀,由於監管政策的調整和實施需時,預期科網股的政策風險溢價難以在短期內消除。

鑑於科網股佔MSCI中國指數總市值達四成,我們在7月底對中國股票評級調整為「中性」,但整體中資股經過最近大幅調整後開始展現深層價值,投資者不宜恐慌性拋售優質中資股。中國的周期復甦前景仍然正面,2021年經濟有望增長8.5%,仍然保持亞洲區內疫後復甦領導者的地位;國內已接種一劑新冠疫苗的人口比例高達76%,在亞洲區內疫苗接種率僅次於新加坡的77%,在實現群體免疫進展方面大幅超前區內其他國家。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國務院及人民銀行的會議顯示,政府將加推更多財政和貨幣政策以支持正在放緩的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在7月人民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後,央行有可能在今年底前再考慮定向降準。

為了應對監管風險,我們以分散投資和嚴選優質公司為策略重點,偏好防守性較強而不太受個人數據安全和消費者權益保障法規所影響的板塊和公司。中國的新經濟板塊並不限於科網平台公司,「十四五」規劃的戰略重點為科技升級和綠色革命,我們看好半導體設備、先進科技、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產業鏈、綠色科技、5G基建和自動化行業的領導者,這些板塊對實現科技自主和淨零碳轉型戰略發展目標起着關鍵作用,並帶來吸引的結構性增長機遇,預計這些板塊受監管風險的影響較小。其中半導體和先進科技企業更受惠當前全球數碼化轉型、晶片短缺和蘋果公司供應鏈需求上升所帶來的機會。

可持續投資助增抗跌力

隨着中國政府落實更多推進「共同富裕」、公平競爭和收入平等的監管措施,中國互聯網巨擘為了回應監管機構對行業壟斷的關注,近期已開始在同業之間進行更多合作計劃,例如互聯網公司使用同業的社交媒體平台來推廣公司旗下的流動應用程式。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中國科網公司將公司發展策略焦點從純粹以股東利益出發,擴大至考慮包括客戶、商戶和員工等持份者的利益,商戶已停止獨家協定和降低成本結構,外賣送餐平台營運商表示將為旗下自營外賣員購買工傷賠償保險。

北京較早前提出「包容性增長」政策,並宣布將浙江省建設為共同富裕試點區,這項政策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把中等收入群體擴大至達到浙江省總人口的80%。筆者預期新的「包容性增長」政策將有利長期擴大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者群體,有助推進以內需驅動的內循環發展策略。

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日前騰訊宣布增加投資500億元人民幣資金,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資助鄉村振興、低收入人群增收、基層醫療體系完善、教育均衡等專案,近期陸續有民營企業家捐出公司股份或資金投入社會效益投資和慈善項目。中國監管機構、投資者和消費者對環境、社會及公司管治(ESG)的期望愈來愈高,筆者認為可持續投資將成為中國投資市場的新焦點,而中國企業近期對社會責任的重視和支持「共同富裕」的投資應有助推動社會更健康和更可持續發展。應對市場波動,我們建議投資於ESG得分偏高或正在改善ESG表現的優質公司,可持續投資有助加強投資組合的整體抗跌能力和回報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