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21-07-05 05:00

周奐彤

美通脹料下半年回歸平靜

放大圖片

美國4月和5月通脹數據居高不下,5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5%,為2008年8月以來高位。中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月則升9%,創下2008年9月後新高。由於這些數據高於預期,外界不禁憂慮通脹有失控跡象,而且有機會迫使央行採取更強硬的政策立場。

至於引發通脹的主要原因,相信大家都不會忽略商品價格的走勢。布蘭特期油價格由2020年10月底的每桶38美元,升至今年2月底近70美元。這種趨勢近月卻有所放緩,而石油出口國組織亦正尋求逐步增加供應,至於銅、鋁等工業金屬的價格亦趨於穩定,或有助緩和整體通脹。

供應限制成更大挑戰

另外,筆者認為供應限制可能會為央行帶來挑戰,當中包括半導體短缺、汽車和家用電器的生產中斷、企業全面恢復產能需時,以及勞動市場的錯配。例如,在社交限制放寬後,美國的航空公司和酒店需求料將激增,但是企業需要時間重新僱用員工以恢復全面服務,所以強勁的需求可能在中期內導致價格上升。

但是我們認為這些現象只屬暫時性,企業最終會投入足夠的資金令產能恢復正常。美國企業投資的反彈速度,比之前的經濟衰退快得多。因此,美國聯儲局和其他央行沒有對最新數據反應過大,看來是正確的。

整體而言,經濟數據顯示整體通脹可望在下半年回歸平靜。不過各國央行將面臨一定困難,首先,央行的政策工具還有預測數據和官員的言論,均會影響通脹預期,但是對解決供應限制方面並沒有太大作用。

其次,各國料將延續寬鬆財政政策,並將限制收緊資產購買計劃的步伐。第三,市場注意力即使集中在通脹風險之上,但是疫情陰霾仍然揮之不去。變種病毒令亞洲和歐洲的感染數字回升,有可能會影響經濟復甦。

美國或在明年底加息

我們認為聯儲局或將在2022年初開始縮減買債規模,政策利率則有可能要到明年底,甚至是2023年才會上調。至於亞洲區內的央行,其加息步伐料會比較緩慢,意味亞洲投資者需要持續投資,以避免通脹蠶食資產購買力。

展望今年下半年,我們對資產市場的看法基本與上半年相若,焦點將會落在股票和企業信貸之上。雖然美國國庫券的孳息率最近回落,但是通脹壓力和經濟復甦或將再推高國庫券孳息率,意味存續期風險將會為固定收益帶來挑戰。在這種市況下,高收益的短期債券將更具強韌性。

對於較為憂慮通脹風險的投資者,不妨考慮商品和房地產兩大抗通脹資產。在過去數十年間,高通脹某程度上由商品價格所引致,而經濟復甦和低利率則為房地產製造有利條件。不過,房地產投資種類繁多,透過周密的研究和主動管理,方能識別出行業中的真正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