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巿股評 | 2018-08-24 07:00
美滙指數上周高見98.684後連跌6天,但周三(22日)略為失守95關口(50天線)即顯著反彈,昨日亞洲時段延續升勢,這與美國聯儲局最新公布的會議紀錄不無關係。
在7月31日至8月1日的議息紀錄顯示,基於就業市道旺盛加上中期通脹接近2%目標,與會委員認為,除非貿易戰損及美國營商環境和消費力,否則,只要美國經濟數據依然理想,便適合逐步加息,貨幣政策繼續收緊。這代表聯儲局議息聲明或在不久將來就會刪除「貨幣政策保持寬鬆」(Remains Accommodative)字眼,進一步明確「收水」的意願。
換句話說,即使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再炮轟聯儲局不斷加息不利國家經濟,惟現階段美國數據亮麗,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並沒有理由放慢加息步伐。利率期貨市場表現亦反映投資者估計9月25日至26日的議息會議,上調利率0.25厘的機會達100%。當然,聯儲局也有可能為配合總統言論,逆市場意願拖延加息,但其引發的後果,必定掀起軒然大波!
美滙指數反彈,港股同步回軟。恒指昨日雖高開77點,重越28000關及收復20天線(27980點水平),但升抵28051點便掉頭下滑,最多挫268點,低見27659點,之後受內地股市造好帶動,跌幅縮窄至137點(0.49%),收報27790點。
附【圖】所見,美滙指數(逆向)與恒指今年以來走勢關連性甚高,統計兩者的每天表現,年初迄今「逆向同步率」(美滙指數上揚而恒指下挫或美滙指數回落而恒指攀升的比例)約65.4%;自恒指7月31日出現死亡交叉後,「逆向同步率」更提高到72.2%,意味兩者關係愈趨密切,要是美滙指數重啟升勢,港股後市會否相當「危險」?
從內部因素分析,回看港股近期的反彈,主要因為弱勢股沽壓減輕,以及強勢股調整告一段落所致。本欄早前提到,8月9日開始的港股跌勢,遭拋售的大部分屬市盈率較高、以往被視為強勢的股份(詳見8月16日本欄),一改去年「強者恒強」的規律,當這些強勢股沽盤被消化,恒指反彈並不為奇。問題是,超賣反彈能維持多久?
本欄認為恒指在7月31日出現的屬「真死亡交叉」,根據往績,訊號發出後首22個交易日內最少錄得1.4%升幅,因此設定初步反彈目標約29000點。
惟今次恒指在「真死亡交叉」後只曾於8月9日攀至28728點,僅比7月31日收市價高0.51%;現在美元轉強,今年與美滙指數「逆向同步率」高企的恒指很可能會受壓,若未來5個交易日恒指未能急漲千點,重上29000點關,即代表是次回升力度遠遜過往7次「真死亡交叉」。
值得留意的是,一旦恒指回落,再次失守關鍵區間下限27450點,將確認港股反彈結束,預示後市將拾級而下,進入探底格局,投資者策略宜保持審慎。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