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3月9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價值工房】港交所為提升港股國際地位 明手暗手盡出

市場一直預期要在下半年才會落實的「同股不同權」,竟於今年2月23日公布上市條例修訂諮詢,預期「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公司,最快4月底之後可申請上市,相信這是港交所(00388)提升香港股市之國際地位第一步,而傳聞最早於2019年可推出的「倫港通」,相信也是另一提升地位部署。

此外,有報章引述市場消息指,港交所正力邀內地手機品牌小米成為首批同股不同權新股。報道指,小米初步已答應,已聘任高盛、摩根士丹利及中信證券為保薦人,初步計劃集資逾100億美元,最快可於6月上市。

獨角獸名詞之由來
小米是市場公認的「獨角獸」企業之一,是指成立不到 10 年但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科技初創企業,此辭彙首次在2013年底風險創投專家Aileen Lee的一篇文章出現,之後便風行於初創業界。此類企業的著名例子有Uber、小米、Snapchat和Dropbox等等,而截至2018年2月26日,全球總共有279家獨角獸,總估值為1萬億美元,總集資金額超過2000億美元。現時十大「獨角獸」企業之中有五大為中國企業,合計估值高達2110億美元,折合超過1.6萬億港元,相對本周二 (3月6日) 港股市值約34.65萬億港元,佔比接近4.75%。若再考慮到一些已在美國上市如阿里巴巴 (NYSE: BABA)、百度 (NASDAQ: BIDU)、攜程 (NASDAQ: CTRP)、新浪 (NASDAQ: SINA) 和京東 (NASDAQ: JD) 等大型中國科網股也有望來港尋求第二集資上市,則在港交所上市股份總市值的增長潛力驚人。

同股不同權快出台
然而,除了「同股不同權」政策出台,要吸引這些企業來港上市,更重要是國際市場對香港股市定位的看法,令港交所銳意整頓細價股發動財技舞弄股價的歪風。筆者留意早於去年7月,港交所以對市場表示會嚴管將股價「向下炒」的操控股價活動,例如容易與此扯上關係的供股和合股,會進行修例諮詢,並於同年9月22日執行,港交所就修訂有關發行人上市後集資及除牌程式的《上市規則》諮詢市場意見,諮詢文件針對特定的發行人上市後集資活動和修訂除牌程式及相關《上市規則》,前者包括具高度攤薄效應的集資活動 (禁止所有會令累計價值大幅攤薄25%或以上的股本集資),以及股份分拆和紅股發行 (禁止導致經調整後股價低於0.5元或1元的股份分拆或發行紅股),後者包括主機板規則新增一項除牌準則,令港交所可在發行人持續停牌滿一段時間 (建議為12、18或24個月) 後將其除牌,以及在《創業板上市規則》下新增除牌準則,令港交所可在發行人持續停牌滿一段時間 (建議為6或12個月) 後將其除牌。諮詢期早於去年11月24日已結束,相信上述建議早晚會成為《上市規則》的一部分,所以在新規則未出台前,港交所現已暗中對相關財技活動申請嚴格「把關」。

銳意整治細股證明
對比2017和2018年從1月1日至3月4日的數據,不論是宣布配股或供股的股份數目,今年均較去年遜色。而兩年皆見配股的公司數目遠多於供股的,相信是與發行新股規模有關,畢竟供股傾向是較大規模集資,若以兩者均毋須通過決議案而言,相對現有已發行股本,配股的發行新股上限佔比為20%;供股則為50%,故此如非必要,管理層不會發動後者如此「擾民」的股本集資方法。然而,觀乎兩年的同一時期,恆指的最高升幅分別是10.07% (22000 → 24216點) 和11.92% (29919 → 33484點),加上於2018年創了有史以來最高指數,並且截至3月4日,今年已有47隻新股上市,較2017年同期的26隻,增長逾八成,理應股本集資氣氛亦較去年熾熱,但實質配股和供股的公司數目分別減少約28%和53%,跟預期有大相逕庭,所以筆者認為不是只有很少細價股申請股本集資,而是港交所拒絕大量申請,形成現在股本集資公司數目銳減的主因。而當整頓完成之時,港股於國際地位得以提升,將吸引更多世界知名企業來港上市,令其地位進一步提升,達致相輔相承的效果。

聶振邦 (聶Sir)
證監會持牌人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