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28日 時事脈搏 港聞

發展局:致力提升防洪及排洪能力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發表網誌稱,早前,天文台發出本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訊號,其間沒有出現大範圍或嚴重水浸事件,反映渠務署多年來努力的成果。

她表示,渠務署自1995年開始消除水浸黑點以來,至今已消除127個水浸黑點。現時全港只剩餘4個水浸黑點,其中兩個黑點的改善工程正在施工,包括薄扶林村水浸黑點的改善工程預計未來一兩年完成,而尖沙咀漆咸道南水浸黑點的改善工程已在去年8月展開。餘下兩個水浸黑點包括大埔林村谷盆地及元朗新田石湖圍,第一階段改善工程已完成,現正規劃及設計下一階段工程。

渠務署工程師(機電工程部)羅梓偉稱,渠務署制訂「防洪三招」,即利用「截流」、「蓄洪」及「疏浚」制定防洪措施,解決不同地方的水浸問題。「截流」是指截取雨水,改變雨水流向,直接排放出大海或河溪;「蓄洪」是把暴雨期間的雨水引流至蓄洪池暫存,有緩衝作用;而「疏浚」是進行排水系統改善工程,擴大或建造新的地下排水渠。

渠務署近年更引入不同創新科技,包括最近研發的「機械式抓斗」,協助清理河道內的垃圾。為進一步提升日常河道檢查的效率及工作安全,渠務署去年特別成立了無人機隊伍,培訓了20多位同事操作無人機。

在未來,當局會一如既往,致力提升相關地區的防洪及排洪能力,緩減水浸風險,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其間,亦考慮生態環境的保育、工程與社區環境的融和,讓市民與河道有更好的互動體驗。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