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1月10日

鍾秀霞 基金

2025年中國市場的挑戰與機會

過去一年,美國經濟繼續一支獨秀,而世界其他地區則面對眾多挑戰,中國亦不例外。近年內地房地產持續去槓桿化,打擊內需消費市場,並導致宏觀經濟持續放緩。

外界開始擔心,到底中國經濟會否面臨類似日本「迷失二十年」的螺旋式通縮局面?而內地當局似乎也認識到此風險,因而在去年第四季以來推出了一系列貨幣、財政和市場刺激措施,總金額以萬億元計,希望能緩解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協助經濟減少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以及試圖提振資產價格。自此,市場對2025年內地經濟增長前景的看法不再那麼暗淡,內地近期的數據顯示,宏觀經濟環境也已穩定下來,金融業甚至出現反彈跡象。

儘管刺激措施的規模令一些分析員感到失望。然而,筆者認為當局無疑是朝着正確方向前進,這與幾個月前當局的立場截然不同。隨着特朗普再次成為美國總統,華盛頓新政府的政策方向變得日益清晰,我們預計中央政府也會採取更多相應行動。

當然,美國會如何推出其關稅政策、貿易戰形勢何去何從,將會是今年投資者最大的關注點。特朗普會否履行其競爭承諾,對中國產品徵收60%的關稅,目前仍是未知之數。然而這些措施一旦落實,便有機會導致美國的通脹升溫,同時影響中國乃至歐洲的經濟增長。

在未來一年,預計中國的宏觀經濟仍將面對不少挑戰及不確定性,一方面,內地將持續受到結構性問題所窒礙,但另一方面,救市措施則可能會使部分領域受惠其中。因此,來年市況或會持續波動,我們認為投資者有必要重新思考股票投資組合的建構,例如橫跨不同行業,從中尋找無論在增長、價值及盈利方面都有優勢的企業。同時,我們也需發掘一些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例如人工智能及能源轉型等。目前能與美國在技術及人工智能方面有能力一較高下的,最有可能便是中國。相較之下,歐洲的步伐就有點落後。

世界秩序正在不斷變化,把全球經濟分割成不同的區域集團。在這種環境下,科技便成為了一種強大的競爭工具。近年中國加快研發步伐,致力實現在戰略技術上自給自足。此外,國際地緣政局紛亂,不管東歐或中東都有戰事進行,全球都有增加國防開支的趨勢。儘管如此,我們認為中國與美國之間不太可能發生軍事衝突,整體而言,我們相信地緣政局的波動性或會為投資者帶來入市的機會,因此將看好今年中國市場,尤其是一些出口風險較低的股票。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內地在短期內的經濟有所緩解,國際銅價有可能獲支持。此外,面對地緣政治緊張局面,加上中國人民銀行等新興國家的央行積極買入黃金,來年黃金亦可望看好。

鍾秀霞

安聯投資

高級基金經理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