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驗是社交平台歷久不衰的遊戲之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測驗推出,吸引玩家參與及分享結果,這些小測驗除可滿足好奇心和具有娛樂性外,亦反映不少人渴望透過不同途徑,更深入了解個人「屬性」或潛力。至於投資「屬性」方面,我們則可透過專業的風險評估工具,以認識個人投資取向和風險承受能力,從而選擇合適的投資產品及制訂策略,令退休安排更切合需要。
善用風險評估工具
在進行投資之前,我們都應該了解自己的投資目的、策略取態及風險承受能力,現時很多退休投資計劃的供應商的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都會提供一些風險評估工具及退休儲蓄目標的計算機,投資者只需回答一些簡單問題,就可以知道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甚至是每月供款金額、預期投資回報等作為參考資料。
假如是尋求較高的潛在回報,又有能力承受資產價值波動較大之人士,例如年輕的投資者,可考慮高風險產品,例如股票基金或股債混合基金,以爭取較豐厚的長期資產增值成果。若然風險承受能力屬中等,便可考慮均衡增長基金,資產的穩定性會較高;假如是風險承受能力再低一級的人士,如臨近退休者,資產增長以保本並抵禦通脹為主,則可選擇一些固定收益的基金,甚至是具有保證回報/派息等的計劃。
定期檢討確保策略合時
隨着年齡遞增,我們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更為豐富,不論是工作能力,抑或性格心態都會轉變,即使再做同一個心理測驗,也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同樣地,投資者的投資取態、經濟基礎、風險承受能力、退休期望,於不同人生階段都會產生變化,因此應定期檢視投資策略,按實際情況調整資產組合,以確保儲蓄進度能夠滿足未來的退休需求。
除了個人層面,投資者亦需以積極管理的心態,定期檢視投資組合的表現,若所選基金長期大幅落後大市或同類資產的表現,風險與預期回報也不符合預期,就有必要考慮「換馬」,以免錯失資產升值的機遇。
每人的優點、性格,對生活的追求等也不一樣,投資也是如此,我們應該先認識及了解自己的投資取態,逐步勾劃出個人化及實際可行的退休理財方案,方能更有把握地邁向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