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查看索羅斯的幾宗換馬,看到了原來他的索羅斯基金管理,早已轉型成家族辦公室。在香港,我們也有九十年代就已經是行業泰斗的前輩在十幾年前出售了基金公司,再成立了家族辦公室。規模較小,也有前輩因緣際會下離開了全職崗位,之後就全職管理自己的資金。
其他行業當然也有提早退休,但是往往都有如「鄭伊健退休後日日打機」一樣,大量減少甚至從此拒絕原來的工作。有些行業,例如私家醫生,則會逐漸減少工作量,到最後可能應診時數非常有限,但卻仍然保留了診所和執業資格。
但是上述的前輩放棄了基金經理的頭銜之後,並未有減少使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像索羅斯公司轉型之後,仍然在做類似的投資。除了規模有變之外,外人未必覺得公司有什麼分別。但是規模變小之後,一樣的投資所賺的金額就有所減少。對沖基金往往有奬勵費用,就算到了後期基金經理有自己的資金,賺少了奬勵費用亦會直接降低收入。因此,基金經理放棄了基金架構,必然是有其他誘因。
處理客戶關係要費心力
第一層誘因也許是基金公司的各種營運成本。因為基金公司管理別人的資金,有明確的信託責任,所以由法律合規到審計稅務,各種成本不少。不過願意主動退下火線的基金經理,應已經擁有不少資金,這些成本的直接金錢成本也許不算太高。但是花錢之外,這些架構還要花時間處理。而且,自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各國金融監管機構都加強監管,定期都有新架構推出,也是基金公司高層需要花心力消化。
第二層誘因就是省卻了客戶關係的工作。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散戶,都希望收到基金經理的定期通訊。雖說基金經理應該對自己板塊瞭如指掌,但是由巿場看法到工整的投資者通訊,中間還是有不少工序。客戶一多,這類工作甚至需要專職人員處理,但是基金經理還是需要管好成果的品質。
管理資金太多也有問題
前面兩項都只影響基金公司的內部運作,但是第三層誘因卻會反映在投資組合之上。有些投資策略專門捕捉小型機會,資金太多反而變成了流動性問題。例如小型股票也許估值吸引,但是如果每天只有一百幾十萬的成交,十億基金根本進不了場。因此,有些基金會停止接受新客戶資金,以保證能正確操盤。到了基金經理有了自己資金之後,就更不需要以基金架構服務其他投資者了。
另外,無論是對沖基金還是共同基金,都有法律和行規限制,以限制基金經理所投資的風險。如果要改變投資方向,基金經理要取得客戶許可又是一番功夫。因此,那些著名的基金經理前輩在改制之後,往往能投資更多板塊,長遠結果可能更好。
畢非德也令巴郡轉型
而且,那些「十年升十倍」的機會,往往都是首9年沒有動靜,到了最後一年才暴升。當年造淡美國樓巿,繼而在2008年大賺幾十億的John Paulson,在2003至2006年間每年都虧本,都要求客戶不要「斷水喉」。假如要連蝕幾年才見效,再好的投資計劃也難敵每月或每季的壓力,結果就往往不是一般基金公司所能處理。
畢非德當年也是基金經理,最後收購控制了一家走下坡的紡織廠,希望能重振該廠。雖然工廠後來都需要關閉,但這家上巿公司開始投資其他股票,就成為了巴郡。當然,能化身成家族辦公室的基金公司不多,既需要有一定資本,又需要對自己的投資功力有信心。但對於某些基金經理,這種轉型也許有種異常的吸引力。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息賺秘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