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8月6日

理財方案

【移民】移民前強積金及保險處理

移民潮下,筆者收到不少客戶查詢,出發前需作出哪些理財安排;我的答案是,最基本需處理兩大資產——強積金及保險。

更多移民理財文章

事實上,根據強積金法例規定,在6種特定情況下,成員可在65歲前提早提取強積金,當中包括永久離開香港;移民便屬於「永久離開香港」的一種。

積金局最新公布,今年首季提取強積金的申索總數達6.66萬宗,按年增加15%。當中,以永久離港為由提早提取強積金的申索數目有7700宗,雖然按年只增加約1%;但相關金額則按年增加49%,達19.31億元。

提早取強積金需適當證明

不過,積金局今年3月時發聲明指,鑑於港府不承認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強積金計劃成員不能依賴BNO護照或其相關的簽證,作為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的證據,而需提供更確切的證明,例如由移居地簽發的永久居留許可證、由香港稅務局發出的離港清稅文件、於移居地的住址資料等,以及提交有關永久性地離開香港的法定聲明表格正本。因此,成員宜預留更多時間申請。

保險方面,主要留意保單條款中的地域限制,與在移民目的地可能衍生的稅務支出。例如人壽、終生危疾及意外保險,保障是全球通用的,不受地域限制。若受保人於保單期內不幸身故、確診嚴重疾病,或遇上意外而導致傷殘,不論身處任何地方,亦應得到賠償。

留意保單地域限制及相關稅務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身故賠償毋須繳稅;但在不少國家,若保單無指定受益人,身故賠償成為遺產的一部分,就可能衍生遺產稅,相反,若保單指明他人為受益人,有關遺產稅就有機會獲豁免。

此外,如果持有儲蓄人壽,並且賺取紅利,亦要留意有關收入是否須繳稅。在香港,資本、利息收入皆毋須課稅;但在其他國家,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等,資本、利息收入則可能要繳稅。

同樣道理,儲蓄及投資相連保險大部分以回報為大前提,所以即使保單持有人離開香港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有關收入可能要繳稅,保單持有人應作出相應安排,甚至退保。可是,如果在保單年期早段、供款未完便退保,現金價值可能大幅低於已繳保費,導致損失。

了解醫療制度決定保單去留

醫療保險則比較複雜,因為大部分都設地域限制,分為亞洲、全球(美國除外)、全球(包括美國)等,視乎投保時的選擇;更重要是,如果受保人移民,常駐地改變,在外國停留時間較指定日子更長,就算身處受保地域,有關保障亦可能被打折扣,或不能續保。

此外,不同國家的醫療制度大不相同,所需的醫療保障自然有所不同。以澳洲為例,永久居民和公民均需參與當地醫保計劃,憑藉醫療卡(Medicare Card),便可在私人診所及公立醫院得到醫療服務,大多數醫療服務都是免費的。

至於加拿大,則幾乎沒有私營醫療市場,所有公民及合法的長期居民,都可免費享用公營醫療服務,但需自付藥費。美國的情況就剛剛相反,大部分醫療設施均屬私營,如無投保醫療保險,則需自行承擔高昂的醫療費用。

因此,移民前宜先向香港的保險公司或顧問查詢現有醫保的保障範疇,亦要了解目的地的醫療保險制度,才決定是否退保,以免移民到外地後失去保障。原則上,若決定於當地落地生根,最好是購買當地的醫療保險,惟留意最好待新保單成功獲批後,才通知香港的保險公司取消保單,避免兩份保單之間出現空窗期。

最後,當受保人的居住地、公民身份,或稅務狀況有所改變時,請務必通知保險公司。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投保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作投資/投保決定。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投資/投保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不足或遺漏等,所引致投資/投保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筆者及康宏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文中所述之計劃視乎個別產品供應商而定。

 

作者為康宏理財副總裁黃焯敏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