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
ETF
中國正加快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佔人口比重持續提高,勞動年齡人口所佔比重則不斷下降。這一方面為長期享受「人口紅利」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帶來挑戰,另一方面也為包括人工智能和機械人在內的新興產業帶來發展機遇。
國家統計局去年底進行的全國人口普查顯示,2020年中國總人口為14.1億人,較2010年人口普查結果增長5.38%。過去10年年均增速僅0.53%,為60年以來的最低增速,比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下降了0.04個百分點。
數據並顯示,2020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9億,佔人口比重為13.5%,較2010年時高4.65個百分點。這一比重遠高於聯合國將一個社會歸類爲「老齡化社會」所設定的7%水平,並且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9.1%,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規模已經攀升至全球第八位。
由於人口加速老齡化,中國2020年15至65歲人口所佔比重降至68.6%,較2010時低5.98個百分點。整體撫養比率(即年幼及年老等非勞動年齡人口佔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時的34.2%升至2020年的45.9%,並將繼續上升,令未來幾十年的撫養壓力增加。
人工智能助照顧老年人
中國政府在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規劃中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在這方面,人工智能將大有作為,通過物聯網和人工智能使各種電器更適合老年人使用,並通過科技創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和質素。
以典型的老齡化社會日本為例。該國通過開發智能空調,監控老人晚上起床次數,並把訊息傳遞給照顧人員;而智能微波爐通過WIFI和用戶可以在線對話,不僅能煮、做菜餚和湯等,也可以用於自動記錄數據,每天進行分析,以改善老人的飲食。
中國目前佔人工智能全球整體產業規模的35%,且增長速度超過全球平均增速。中國信通院數據研究中心測算,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為303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5.1%。
中國機械人全球佔比料升
人口老齡化以及勞動年齡人口大幅減少將使勞動力成本增加,給經濟發展帶來壓力。在這方面,機械人市場的發展可以彌補部分缺口。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機械人市場,其每年安裝的機械人數量最多,且擁有最多的可操作機械人。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工廠有78.3萬台工業機械人在運行,按年增長21%。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指出,中國機械人市場的支出將集中在離散製造業、流程製造、醫療及零售業。2020年中國機械人(包括無人機)將佔全球總量的38%,總支出為473.8億美元,至2024年將佔全球市場的44%,規模將達到1211.2億美元。
我們認為,人口老齡化主題將給人工智能和機械人市場帶來長期的發展機遇,從而為該領域帶來豐富的投資機會。
下一篇: | 價值型投資真諦是物超所值 |
上一篇: | 亞洲ETF市場5月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