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5月12日

陳敏蘭 市場分析

【私銀觀】中國科技板塊投資布局

2020年,中國科技行業顯然是新冠疫情下的贏家。隨着數碼化轉型加速,科技行業盈利大幅增長,推動股價創下歷史新高。然而,今年的情況則有所不同。科技板塊一直表現乏力,龍頭企業較2月中的高點已下跌15%至25%。科技板塊疲軟拖累中國股市的表現,在過去兩個月中,科技股權重較大的MSCI中國指數下跌了11%。中國超大型科技股自2月中以來跑輸美國五大科技公司(Facebook、蘋果、亞馬遜、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17個百分點。

中國科技行業面臨的下行壓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政府對科技巨頭和整體互聯網行業的嚴厲監管措施。不過,隨着估值下降且不確定性有所消退,長線布局於全球最具活力的科技行業的良好時機逐漸浮現。

聚焦3領域加強監管

政府於去年11月加大監管審查,幾家龍頭互聯網企業(包括美團)也受到監管審視,而影響並不僅止於此。政府似乎聚焦以下三大領域。

首先,中國政府禁止透過演算法限制競爭對手和/或區別對待平台用戶的做法。阿里巴巴於4月10日被處以182.3億元人民幣(約合28億美元)罰款,監管機構還對34家涉及電商、餐飲外賣、金融科技及網上旅遊業務的其他互聯網龍頭企業,提出警告,責令他們在一個月內進行自查,並整改壟斷行為(包括強制排他性協議、對客戶差別定價和過度補貼等)。

其次,中國加強了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監管。近期政府宣布,螞蟻集團將成為一家由中國央行監管的金融控股公司,還被要求從支付系統中分拆其貸款業務,預計其槓桿率最高在12倍左右。隨着監管收緊,最少另外兩家金融科技公司也取消IPO計劃。目前的監管法規限制互聯網公司開展金融業務,劍指過度加槓桿以及聯合貸款(co-lending)的集中度風險。

第三,監管機構尋求對客戶數據的收集和使用進行監督。實際上,中國正在尋求建立數據治理機制,以在加強政府管控、保護個人隱私和促進數碼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在數碼經濟中,數據與土地、勞動力和資本一併成為關鍵的生產要素。

規範發展而非限制創新

雖然中國的監管環境發生較大變化,但並未超出全球的普遍做法,其他國家政府也紛紛推出法規,以限制互聯網巨頭的支配地位。中國旨在防止相關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防範系統性風險,而不是要限制創新。畢竟,中美競爭的核心就是科技領域,中國在競爭科技主導權過程中,將依賴國內科技領軍企業。

儘管監管風險可能還會維持一段時間,未來的監管行動應該不會超越目前全球普遍做法,也不會以犧牲某家企業或某個行業的增長為代價。

加入科技股分散配置

監管環境改善應該有利於投資者,長期而言也利好消費行業,因這有利於創建更加開放、更具競爭力的數碼經濟。但是短期內,中國科技龍頭企業的增長或面臨一些挫折。

投資者的關注焦點有望重返科技板塊強勁的基本面。中期而言,中國科技行業的優勢依然明顯,盈利增速有望達到雙位數,高於平均水平。我們認為,低迷的估值也為投資者配置精選的龍頭平台帶來有利機會,尤其是資產負債表穩健、現金流充裕、盈利能見度高的公司。

陳敏蘭

瑞銀

財富管理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