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5月8日

李明正 理財方案

【移民】移英常見理財偏方 存隱藏成本

隨着英國疫情措施逐步放寬,近月多了很多家庭落實英國移居的計劃。筆者在提供理財諮詢的過程中,發現了大部分朋友對英國整體稅制及稅項都有正確的認識,但對實質和自己的關係,如何在省稅和生活財務需求取得平衡的「應用」上,則比較混亂,容易誤信偏方,導致在移民過程中產生高昂的隱藏成本。以下筆者分享3個常見問題。

比想像更快被徵稅

「我不會在短期內成為英國稅務居民」──這是最常見的謬誤。有人認為成為英國公民前,不需繳交英國稅;有人認為移民後首182日不是稅務居民,可以在抵英後才慢慢處理香港的資產;也有人認為在英國沒有工作及收入就不會成為稅務居民等。事實是,往往比自己認為更快加入了全球徵稅這個「大家庭」。

英國的稅務年度從4月6日開始,只要在該年度住滿183日,在整個年度都會自動成為英國的稅務居民,和是否永居、是否有英國護照、是否在英國工作及有收入完全無關。假使在抵英後才處理香港的資產,若然在該稅務年度會成為稅務居民,原則上移民後首182天也包括在內,須就香港資產買賣增值及收入所得報稅,也有機會需要納稅。其實,在移民後住滿46日,只要合乎關聯測試條件,也有機會成為稅務居民,故此建議在移民前,應最少預留一個完整稅務年度處理海外資產。

移英前理財規劃過分保守

出於對英國高稅率及稅制複雜的憂慮,很多人移民前都傾向盡快賣出手頭上的物業、保險、股票基金等,只持有現金的方式去「避稅」。這種「偏方」很容易產生兩種成本。第一,過急將資產賣掉,特別是流動性較低的資產,或需打折平賣,即使是流動性高的金融資產,也可能受市況影響而「少賺」了,又或如保險的現金價值可能在提前退保時造成虧損。

第二,移民後只持有現金,變相產生了放棄未來回報的機會成本,持有的現金愈多,時間愈長,機會成本便愈大。再者,在現金充足的情況下,這種做法固然沒有問題,但假使移民後才發覺現金不足或有意外支出,需要再做投資時,資產增值及回報便要繳稅;以租金及利息為例,入息稅高達45%,變相回報只能以55折進行再投資,稅務「成本」在複式效應下是幾何級增長。正確的做法是在應付未來收支及財務目標前題下進行規劃,認識每項資產的處理方式及利弊,在計算稅後收入同時準備應稅現金,並在移民前通過成立境外信託、「Life Bond」等離岸工具,做到合法延稅,讓資產能以稅前的方式滾存(Gross roll-up),正面學習及面對新環境下的理財規則。

持有過多英國資產

第三個常見做法是在「移產」的過程中,將大部分資產在短時間內滙入英國。香港人喜歡投資「磚頭」,帶同這種習慣移民到英國,本屬無可厚非,但代價卻是讓資產跌入遺產稅的稅網,面臨高達資產價值40%的隱藏成本。英國的遺產稅規劃經常通過以成立信託的方式省稅,而在相關稅法下,資產普遍分為「相關資產」(Relevant Property)和「豁免資產」(Excluded Property),只有後者能完全避免遺產稅。英國的資產不論是銀行存款還是物業,都屬於「相關資產」,能做的遺產稅規劃很有限,即使是在生轉贈,除了有「潛在豁免贈送」規則下的遺產稅風險,在轉贈非現金資產時同樣要面對資產增值稅的問題。如果並沒有確實永久定居英國的計劃,或是相較年輕的移民人士,可以先將資產保留在英國境外,視乎情況逐步滙入,也可在變回非居籍和非稅務居民時進行買賣整理,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https://www.facebook.com/ginleeifp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