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筆者在〈美元強勢料明年結束〉一文內指出,美國大刀闊斧減稅後,美國財政赤字大幅上升,已佔GDP的4.7%,削弱美元為「儲備貨幣」的地位。預料美滙指數(DXY)前半年回落至95,下半年再下試93水平。由於美國財赤爆頂及環球避險情緒消退,導致美元需求進一步萎縮,明年美滙指數將有機會下試86水平。
今年6月中筆者於〈美元轉弱機會大〉一文中重申,美國除了財赤將會因救災而創出歷史新高(佔GDP的17%)及國債佔GDP超過101%以外,美國優先政策亦已嚇怕了環球央行,紛紛為將來美國可能索性違約鋪路,減持美元資產。
環看全球的大貨幣,在長遠角度可與美元抗衡者只有兩個,一是已經佔有環球央行儲備20%的歐羅,另一個是只佔環球央行儲備2%的人民幣。
歐羅優勢在新來凝聚力
雖然歐洲經濟在高失業率拖累下只蹣跚而行,但今年7月歐盟在艱苦討論後通過「下一代」財政計劃(Next Generation),容許歐盟發債支持歐盟各國財政預算,除貸款外,更以贈予形式進行,其規模總額達1.8萬億歐羅,此舉大大增加歐羅區的凝聚力及歐羅的可信性。短期歐羅雖然受制於匈牙利及波蘭對其司法規則的反對,但畢竟此兩國都是大受惠者,以政治立場凌駕於經濟最終都會受到百姓的唾棄。預料歐盟解決此問題後歐羅會站穩1.2水平。
過去一年半,筆者都看好人民幣,並認為美元兌離岸人民幣於7.17至7.20區間見頂。縱使沒有新冠肺炎疫情,或中國經濟不是第一個走出衰退的國家,甚或是拜登沒有勝出大選,亦不見得人民幣要再走弱。
中央調節滙率表現佳
中國除了在國際貿易佔比上已穩佔高位,在過去二十年間對滙率的調節甚佳:第一,2005年中國讓人民幣升值,但無失控,至2010年離岸人民幣面世,滙率上升不足20%,滙改一期內,人民幣兌美元只升了37%;第二,中國適時控制泡沫,當2012至2013年間人民幣出現泡沫化「套息交易」,中國政府已出手大力打擊虛報出口,防止單邊升值預期深化;第三,中國在預期貿易順差已到峰值時,於2015年8月主動調低滙率,令順差軟着陸。今天,中國歡迎外資買人民幣,但不鼓勵炒賣,因此通過股票及債券互聯互通配合已逐漸深化及加闊的資產市場,亦加大外資企業可持股比例,甚至讓合格境外投資者回調投資及收益。中國的舉動,證明對人民幣滙率的信心及前景,相信明年人民幣再升4%至5%沒有難度。
經濟復甦支持澳紐元
環球經濟回暖,商品需求上升,油價重回45美元,鋼鐵價格、銅價及一眾基本金屬需求回升,帶動商品貨幣上升,澳、紐、加元都應該仍有上升空間。在新冠肺炎疫苗仍未試驗成功前,澳元與紐元已帶頭回升,而紐元又比澳元升幅大,原因是這兩個國家控制疫情都做得好,而紐西蘭又更加突出;本周日,紐西蘭只增加3宗外地輸入新確診個案,而上一宗社區傳染亦已是11月18日的事。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於10月份所造的一個調查報告指出,若有疫苗,澳洲人願意接種的比率為79%,高於平均的73%,更遠高於美國的63%。因此,明年在疫苗大規模面世後,澳洲的封城風險將大幅下降,亦有利消費及服務業的反彈。筆者相信,明年澳元與紐元將分別上試78美仙與75美仙。
各非美貨幣滙率上升,可能只剩下英鎊及日圓沒有太大升幅。英國政府以為用威嚇手段與歐盟談判可爭取歐盟對雙邊協議最大的讓步,是短暫及狹隘的想法,雖知除貨物通商外,倫敦金融地位懸而未決,今天得到的甜頭並不足以慶祝,預料英鎊1.37見頂。環球經濟復甦時,央行卻一定不敢貿然加息,令股市節節上升,當市場無險可避時,日圓將緩慢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