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8月8日

楊書健 理財方案

【欲言不止】東西橋樑難當

上周我在本欄提出了滙控(00005)可以考慮雙馬車式分拆,事後有不少客戶和朋友再深入討論。當中有人覺得香港分行值錢,但海外分部缺乏了香港或亞洲支援,則難以在當地和地頭蟲競爭;亦有人覺得海外分部脫離了香港,可以重新定位,長遠發展或者比香港分部更好。

滙控分拆投資者4種取態

但有這類多元意見,正是雙馬車分拆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分拆之後,看好香港分部的投資者可以出售海外分部的股票;相反,看好海外分部的投資者,則可賣出香港分部的股票。同時看好兩者的,更可以繼續持有兩隻股票,繼續同時當兩邊的股東。幾個其他本地案例的大股東,在分拆之後都未有出售持股,就證明分拆之後不等如選邊,仍可長期兼顧兩邊的業務。

還有第四類投資者,可能只是為了炒作分拆事件而進場,更會在分拆當天就將兩者同時賣出。當滙豐股價不到賬面值的一半,分拆後兩者股價相加,往往會比現股價高,為投資者帶來利益。有一類基金專注這類投資,就稱他們的策略為「資源轉換」(resource conversion)。所謂資源,主要都涉及企業的融資或企業結構。

資源轉換策略創造價值

例如,早幾年,大量日本企業手持太多現金,資源轉換派就會入場希望管理層能派特別息。地產或基建股債務太高,則會入場希望管理層集資降低槓桿率。總而言之,因為管理資金不善而股價上升乏力的股票,都可以是這類目標。

企業結構方面,大型企業各類業務繁多,或需重組業務。又例如,小型企業雖然難以與行內龍頭競爭,但是擁有技術或品牌,有望成為收購目標。甚至業績長期不理想,坊間覺得更改企業整體策略或管理層會有轉機,亦屬這類資源轉換投資。

如果基金或投資者在持有這些股票的時候,同時透過傳媒或管理層會面施壓,則變成了「行動型投資者」(activist investor)。但是純粹的資源轉換派,往往是算準了某些企業堅持不變,只怕難以繼續下去,就會先入股,再靜候變化。像一樣是收購潮,他們可能會同時買入三四間潛在目標,只要其中有一兩間真的被收購了,其餘的潛在目標股價都可能會上升。兩者相加,就變成了不俗回報。

地緣政局下需後備方案

上周滙豐公布的中期業績報告,集團行政總裁報告書認為,世界「非常需要一家可以連接東西方經濟的銀行,而滙豐則可以做好這個崗位。」(The need for a bank capable of bridging the economies of east and west is acute, and we are well placed to fulfil this role.)因此,分拆之說也許太早。

我在半年前也寫過,橋樑的價值在於連接兩個大陸,但如果兩個大陸愈走愈遠,要當橋樑就愈來愈難。如今看來,半年之後的今天,地緣政治的情況不單只沒有改善,反而繼續惡化的機會不低。其他行業就算擔當橋樑⻆色,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低調行事。但是受監管行業卻要同時面對幾個監管機構,不一定有太多的迴旋空間。因此,就算主觀願望是保持環球業務,實際上亦需考慮後備方案,以備不時之需。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息賺秘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楊書健

安泓投資

投資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