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現正面臨下行壓力,相信對許多讀者來說已經不算是什麽「新聞」。過往幾年去槓桿化政策的影響,加上美元持續強勢及近期中美貿易爭端的衝擊,導致A股市場在內外夾擊下表現疲弱,上證綜合指數及深證綜合指數在2018年分別下挫24.6%和33.3%,是繼2008年環球金融風暴後表現最差的一年,A股在2018年絕對可以算是環球股市的重災區。
經濟回暖反彈力度大
中國目前內外局勢依然充滿相當多變數,不過投資者卻毋須對其發展前景太過悲觀,因為內地始終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為後盾的龐大消費市場,有着不容置疑的先天優勢。此外,中國內部消費仍然有許多需求還沒有被滿足,市場發展空間巨大,若中國能夠成功從滿足內需、堅持和加強對外開放及宏觀調控等多方面取得平衡,內地經濟反而可能是眾多經濟體中較穩定的國家。
放眼A股,經過2018年的大調整後,即使我們對A股作出相對保守的盈利預測,許多A股估值依然顯得非常吸引,而我們亦不難從這些看似便宜的股票中找到現金流回報較高的行業龍頭企業。這些例子絕對值得讀者留意,因為它們通常意味着向下風險有限,而每當經濟回暖時向上空間則非常巨大,風險性價比良好的投資機遇。
指數權重增可吸外資
除了個別股票的短線性價比外,整體A股市場的長遠前景也同樣值得讀者關注。作為僅次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外資佔內地資本市場的重量顯然不對稱,而「滬港通」、「深港通」及「債券通」等機制的開通,亦顯示內地對開放資本市場的決心。
國際指數公司MSCI更將於近日決議是否調高A股納入因子,由現時的5%提升至20%,這不僅將擴大外資投資A股比重,也會牽動其他指數公司會否加速調升A股權重。市場對納入因子提升所將吸引的外資流入眾說紛紜,由600億美元至1000億美元不等,不過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外資加碼將會為A股市場注入持續穩定的動力。
長線基金關注基本面
較少人提及的利好因素,還有中國銀保監正在鼓勵包括保險及養老金在內的長線資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隨着中國內部對股市配置的增加,這些資金所會帶來的累積效應亦絕對不容忽視,更重要的是,這不僅僅會單純地提高市場流動性,因為從國際市場過往的經驗我們能夠發現,每當長線基金成為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後,也同時會促進企業管理,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不過,作為價值投資者,我們亦需要在此呼籲讀者不應過分受「大故事」或「大概念」影響,因為價值投資的本質或中心思想就是要通過由下以上的深層次分析,從數據中多方面了解企業的基本面,從而才能作出最適合的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