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五國9月3日至5日在廈門舉行第九次領導人會晤。自2006年,俄羅斯在聯合國大會期間倡議金磚四國外長會晤至今已經10年。「金磚四國」(BRIC)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因這4國的英文名稱首字母如brick(磚頭)相似,加上當年這4國於新興國家中發展較為迅速,充滿機遇,吸引不少外國投資,所以用金磚來形容,在2010年加入南非成為金磚五國(BRICS)。
金磚四國的組合,原本是美國投資銀行高盛在2001年提出,並在其2003年出版的《與金磚四國一起夢想:通往2050之路》報告中預測,環球經濟形勢到2050年將會易位改變,金磚四國的經濟發展和生產力將超越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等西方國家,當年的報告引起投資者關注。中國中央電視台在2011年拍攝了共9集的紀錄片《金磚之國》,並訪問了各國的領導人、學者和民間團體等,介紹這5個國家狀況和發展方向。當年高盛報告的其中一個目的,可能是為了推銷該行的金融產品,可是它應該沒法想到,這幾個國家在中國的牽頭下,變成實質的國際合作的機制,和正在改變世界的政治經濟面貌。
一帶一路借鑑金磚國經驗
雖然在地域上中國、印度和俄羅斯邊界接壤,南非和巴西即在不同大陸板塊,加上文化、政治、語言不同,都存在合作困難和個別矛盾(如中印的邊境衝突),但若是能持久合作,對全球經濟發展都是舉足輕重,畢竟五國的人口佔全球人口42%,領土佔26%,世界經濟總量20%和全球貿易額15%。合作也未必局限於一些分析所言的,「中國是世界工廠,巴西是重要的原料基地,俄羅斯是能源大國,印度是世界辦公室,南非是非洲的資源庫」這些表面分工。
有評論指「一帶一路」和金磚體系互補發展,因為金磚五國的工業化、城市化、資訊化進程和發展經驗,可以與在「一帶一路」的一些相對落後的國家分享,所以成為中國的世界策略重要的部分。
相關投資產品波動性高
在強積金內沒有金磚五國的基金可供投資,除了中國基金外也沒有以金磚國中的印度、巴西、南非、俄羅斯所屬的地區基金。而市面上的有關 ETF 或專項基金表現參差,但以年初迄今的表現計,金磚國基金很多都有20%至30%回報,但3年年度化回報則在1.4%至3.8%之間。然而,投資新興市場的風險不小,例如2006年成立的高盛金磚四國基金,曾經管理8億美元資產,但在2015年結束時只有約9000萬美元。
新一屆的特區首長已承諾,取消強積金對沖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雖然具體方法仍未落實,但對於強積金邁向全自由行已是跨前一大步。強積金全自由行的實現可能還要等十年八載,屆時金磚五國發展已不可同日而語,會否有更多的相關基金可供選擇?又會否錯過了投資的時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