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2月18日 地產新聞

蛇年首季樓市|16盤涉5613伙登場 業界料一手成交達3000宗

踏入蛇年,多個發展商公布新一年推盤部署,市場將再掀新盤戰。綜合發展商公布的資訊,最少有16個新盤及餘貨盤預計在首季內推售,合共涉及5613伙;其中6個更有機會於本月登場。對於首季樓市及一手市場走勢,業界預料,一手市場會率先迎來「小陽春」,預計2月一手成交可達1000宗,首季一手成交達3000宗;若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能帶來有利樓市的措施,相關預測有進一步上調空間。

蛇年首季全新項目中,新地(00016)將會推出3個新盤,涉及1890伙。新地代理執行董事陳漢麟預計,最先推出為天水圍天榮站YOHO WEST PARKSIDE,設有525伙;另兩個推售項目為九龍東啟德天璽.天第2期,584伙,以及西貢十四鄉西沙灣發展項目的第1A(2)期SIERRA SEA,提供781伙,正待批預售樓花同意書,爭取3月開售。

至於長實(01113)九龍東啟德Victoria Blossom第1期,為該集團頭炮新盤。長實營業部首席經理郭子威指出,Victoria Blossom第1期為該集團今年重頭戲,提供307伙,絕大部分單位可享維多利亞港海景,有機會首季開售。

不過,首季涉及最多單位的樓盤,為嘉華國際(00173)牽頭的九龍東啟德承豐道15號啟德海灣第1期,約790伙,有機會3月以現樓形式登場;嘉華國際營銷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表示,該期數已取得入伙紙,預計3月獲滿意紙,最快3月以現樓形式推售。

中原料首季一手成交3000宗

對於首季一手樓市,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觀乎近日樓市表現,「靈蛇」已悄然出動,一二手樓市均出現小陽春初型;當中一手市場率先回暖,二月首5日,一手市場已錄得98宗成交,按月升20%,顯示勢頭強勁主導大市。

另外,本月港島及新界區有多個新盤蓄勢待發;其中,新世界發展(00017)旗下北角新盤皇都日前推出首張價單,折實平均呎價低見「一字頭」,較區內對上新盤首批折實平均呎價有約11%折讓,更創港島東區逾八年新低,定價震撼全市場。嘉里建設(00683)元朗朗天峰亦推出首張價單,入場價200餘萬元,定價有驚喜。其他發展商也將乘勝追擊,一手市場定會迎來一波熱潮。

陳永傑預期,發展商的積極策略和具吸引力的定價,無疑會促使更多潛在買家進場,進一步提升整體成交量。一手市場將率先迎來「小陽春」,預計2月一手成交可達1000宗,首季一手成交更達3000宗。

美聯料預算案公布後 發展商將加快推盤步伐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隨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月底揭曉,市場正密切關注是否會有進一步提振經濟及樓市的措施出台。目前整體交投氣氛尚未完全活躍,但由於短期內市場供應充足,預計預算案公布後,發展商將加快推盤步伐,從而帶動樓市氣氛回暖。

根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地政總署的數據顯示,已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但尚未發售的私宅單位達15472伙,加上今年1月底累積的貨尾量,總計約23121伙,隨時可推出市場的新盤單位總數達3.86萬伙。

據悉,目前多個新盤正積極籌備推售,預計購買力將持續集中於一手市場。若新盤推售進展順利,2月一手交投有望突破1000宗,而3月則有望達到1500宗水平。

展望今年首季,布少明預期,新盤成交量將錄得約3600宗,雖然較去年同期的4796宗下跌約兩成半,但是已接近去年次季的水平。今季新盤交投出現按年跌幅的主要原因,除了1月新盤交投量下滑外,也與去年3月政府公布全面撤辣後,新盤交投急升有關,這再次突顯政策對市場成交的顯著影響。因此,若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能帶來意外驚喜,相關預測仍有進一步上調的空間。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出,雖然2月底仍有觀望《財政預算案》的因素,但普遍預期都會是利好經濟或樓市的措施,故預料發展商會維持一定的推盤步伐,帶動2月一手成交重登千宗以上水平,而當預算案有較實質的有利樓市措施出台,小陽春在3月會更加明顯。

香港置業:樂觀預測全年樓價有望升10%

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王品弟表示,踏入蛇年,樓市冷風漸退,雖然春節後的小陽春未即時出現,但發展商加快推盤,預計3月新盤市場將率先迎來小陽春,市場購買力即將爆發。市場期待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利好消息,如優化投資移民計劃,吸引更多資金和人才來港。而自去年樓市撤辣後,內地買家來港置業積極性顯著提升。

據香港置業資料研究部數據,撤辣後11個月內,內地買家一手私宅註冊量達5647宗,較撤辣前大增1.9倍;二手市場註冊量亦升逾九成,反映內地買家看好香港樓市,尤其是一手市場。

王品弟預期,美國今年可能減息2次,本港銀行或跟隨;若減息幅度及速度超預期,按息水平回落,將出現更多「供平過租」個案,進一步利好樓市。樂觀預測全年樓價有望升約10%,交投料較去年活躍,一手市場漲幅將更顯著。預計2025年一手成交量達1.8萬宗,按年升約15%。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