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14日 專家評論

把住屋問題看作嚴重社會事件

過去10多年來政府在處理房屋短缺、樓價飛漲的問題,一直未能令市民滿意。2012年樓價升破每呎1萬元,筆者已感覺到這樣水平的樓價,若不回復至正常市民可負擔水平,長遠一定會出現社會問題,以筆者過往經驗為例,1975年出任政府測量師,月薪約4000元,已可以在當年買到天后廟道950方呎高層有極佳海景的新樓單位。

當年樓價不到每呎400元,就是當年筆者月薪可購買10呎樓面,今天相同地區有海景的新樓,起碼要每呎3萬元,以相同購買力計,就相等於月薪30萬元,是政府部門署長的月薪,而升到署長已是接近退休年齡,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讓你供樓。現時新任測量師月薪約6.4萬元,相等於2呎樓面價值,從這簡單算術可看到這幾十年樓價升幅是遠遠拋離薪金漲幅。

2019年社會發生暴亂,表面上是反對引渡條例,但這只是導火線,深層的原因是社會尤其是年青人對現狀不滿,而不能獲得滿意的居所是其中一個主因。這個意見筆者過去在不少文章也看到,最近看到是一位新加坡前外交家發表的書中指出:「當群眾、尤其是勞動階級示威時,他們主要是受到社會經濟委屈所驅使,並不是為了理想。很不幸地,香港也是如此。即使香港經濟在過去幾十年表現不俗,但香港底層50%的居民看不到他們的生活水準有所改善,反而更惡劣,他們連追求基本的住屋都可望而不可求。」

「在新加坡,100萬美元可以買到4套公共住宅公寓(每套面積1000方呎)。在香港100萬美元只能買到250方呎,只有新加坡十六分一的空間。」

過去幾任特首都注重房屋短缺,樓價飛漲問題,但礙於程序規管等問題,都未能好好解決這極嚴重的社會情況。回想1968年暴動,港英政府在平定亂事後,立刻着手疏導社會不滿。在青年人方面,政府舉辦跳舞派對以紓緩青年人的情緒;在公務員方面,則每星期有半天可去行山(recreation afternoon)或讓女公務員購物(shopping afternoon),但最重要是在1972年推出「10年建屋大計」,到1987年完結時,共建了可供150萬居住的單位,佔當時人口差不多三分一。這個建屋計劃讓市民有自己的安樂窩,所以自1968年直到1997年都沒有大型社會動亂事件。

社會上已認識到住屋貴是一個大難題,但問題是政府高官都有非常優厚住屋福利,所以基層市民住屋難之痛,他們未必感受到。事實上,如果有決心,把住屋問題當作嚴重社會問題來處理,是可以加速增建住屋,看看最近因疫情嚴峻,香港特區政府在短短兩三星期內,找出9幅土地,在中國政府協助下,興建5萬多個隔離床位。這次政府尋找土地處理急切問題,總算交出成績。香港特區政府應吸取教訓,把住屋問題看作嚴重社會事件來處理,盡快紓緩住屋價格飛漲的情況。

蘇振顯
蘇振顯測量師行董事總經理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