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2月17日 專家評論

本地房屋政策漸回正軌

房屋短缺問題困擾香港多年,港府早前提出多項大型城市規劃,並承諾加緊建屋。運輸及房屋局近日發表《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指出政府已覓得土地興建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大部分計劃在2027年後的5年間落成,因而被批評公營房屋供應「頭輕尾重」。公屋未能盡快落成,或由全球通脹及物流供應鏈斷裂所致,需時解決,若落實北部都會區發展,可望提升本地房屋供應量。

在最新的房策中,政府定下未來10年將供應43萬伙房屋,公私營房屋供應維持七三比,即是公營房屋單位約有30萬個,與去年相若。而且報告亦提到,政府已覓得土地發展公營房屋單位,計劃在首5年供應當中的三分一,其餘的三分二則在後5年落成,所定時間表備受社會團體批評,斥未能縮短市民輪候公屋的年期。

安居樂業是小市民所想,亦是政府的重大目標。中央早前提出香港需要改善住屋問題,港府亦配合大灣區的未來發展,提出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等發展大計,加上多個舊區重建項目也研究採用地積比轉移或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等新策略,可見政府發展土地及增加房屋供應量的決心。

可是,施政往往受環境因素影響,發展基建尤其看重開支預算及原材料供應。雖然最近本地的政治氣氛緩和,有利加快審批議案流程,助工程更快上馬,但疫情仍肆虐,全球的原材料生產及供應鏈亦受影響,令訂單的船期一再押後,加上全球通脹持續升溫,導致建築及工資成本不斷上漲,因而阻礙工程進度。倘若工程在首5年未能趕上進度,能在後5年乘一切已上軌道之利,加緊直追亦無可厚非,政府亦提出廣泛應用「組裝合成」的建屋技術,料可大大提升建屋效率。

展望未來,政府採用「規劃主導」策略重建舊區及開拓土地,將有助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及各區內外配套,勢為本地的大都會規劃帶來新景象。筆者相信,隨着本地施政重回正軌,港府能跟隨內地的發展步伐,塑造宜業宜居大都會區,香港的房屋發展將相得益彰。

盧展豪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工商舖)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