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5日 專家評論

讓年青人了解鄉郊土地發展

筆者今年出任香港沙龍影友協會會長,龍協成立50多年,是香港其中一個大攝影會,每年舉辦國際沙龍有數十個國家攝影家參加,參賽影片超過2000張,是國際認可的大型攝影沙龍。

上月龍協舉辦了一個外影團到廣東北部河源攝影,河源離深圳約3個多小時車程,相對珠江三角州已發展地區,河源還是一個鄉郊地方,保留了很多鄉郊的風土人情及作業。首天攝影的地點是一個磚窯,運作方式還是很原始,露天倒模制磚,然後送入窯加熱燒乾,全是人手操作,出品也不見得是高質素,應是供應附近建村屋之用,這樣的傳統工場對攝影來說就是一個好地點,因為香港新界已見不到這樣原始的造磚工場,人物、光線和環境都是打沙龍的理想題材。

另一個地點是一間生產生鐵鑊的鑄鐵廠,白天看工人打磨製成品,空氣及地上滿是鐵塵末,弄得我們都變了黑口黑臉。晚上是兩天攝影的精華,就是在半夜看工人鑄鐵。熔爐燒熔廢鐵,再由工人把紅紅的鐵水用容器在模具上澆灌,鐵鑊最大的約有兩公尺直徑,熔爐在熔鐵時及工人在澆灌鐵水時火花四濺,加上是半夜,燈光陰暗,拍攝效果非常突出,鑄鐵完成後工人立刻將仍然通紅的鐵鑊拖往水中降溫,在整個過程中空氣灕漫熔爐燃燒的氣味及燒紅鐵器見水的水蒸氣。我們在午夜3點離開時,工人仍在操作中。

造磚及鑄鐵這兩個鄉郊工業,今日香港已經差不多絕跡。回想五、六十年代筆者年青時及在新界理民府工作時,香港仍有不少鄉郊工業,例如木器、打鐵、搪瓷、玻璃、豆腐、豬皮、芽菜、涼果、醬園和織籐等。在深水埗的木器工場、大窩坪的豬皮廠、土瓜灣的搪瓷及玻璃廠、八鄉的豆腐芽菜廠、坪洲的火柴廠、摩星嶺的絲瓜囊工場、長洲的手繪瓷器廠都是筆者當年的親身經歷。

這些鄉間工廠當年為不少人提供就業及發展鄉郊土地,但到今天這些傳統手工業很多已因經濟及環保等原因式微及淘汰,令到很多傳統手藝漸漸失傳,以及年青一代不認識這些傳統手工業過去的歷史及鄉郊土地的發展過程。當然,今天要求政府保存這些沒落的工業是不合時宜,亦因地價昂貴而不符合經濟原則。但這些鄉郊手工業是香港歷史很重要的一部分,政府有責任把這過去歷史好好整理,透過展覽及文字讓下一代認識我們的鄉郊工業先輩是這樣奮鬥過來,了解鄉郊土地是這樣發展起來,才讓香港成為今天一個現代化的城市。

蘇振顯
蘇振顯測量師行董事總經理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