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 教授
著有《Do Morals Matter? Presidents and Foreign Policy from FDR to Trump》。
所有文章
隨着俄羅斯導彈襲擊烏克蘭城市,烏克蘭民眾為保衞國家而戰,某些公開宣稱的現實主義者可能會說,「軟實力也就能起這點作用」。但這樣的反應暴露出膚淺的分析。權力是影響他人以獲得所希望結果的能力。聰明的現實主義 ...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再次引發了許多有關核威懾的問題。無論這場可能是長期戰爭的結果如何,它所引發的問題都不會消失。 1994年,為換取美國、英國和俄羅斯的安全保證,烏克蘭交出了其從蘇聯繼承的核武器。但事實證 ...
烏克蘭當前的危機,是美國外交政策缺乏現實主義造成的嗎?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自由派渴望傳播民主,是推動北約向俄羅斯邊境擴張的原因,導致俄羅斯總統普京感到日益受到威脅。從這個角度來看,普京要求一個類似美國以 ...
2021年將要結束之際,俄羅斯在其與烏克蘭的邊境附近集結大軍;中國在台灣附近飛行軍用飛機;北韓繼續推進核武器計劃;塔利班戰士在喀布爾街頭巡邏。看到這一切,朋友們問我:「軟實力怎麼了?」 一個答案是,它 ...
美中兩國正就技術主導權展開爭奪。美國長期以來一直佔據21世紀經濟發展(生物、納米和資訊等)核心技術研發的最前沿位置。此外,美國的研究型大學主導了全球高等教育。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年度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排 ...
在最近一次跨大西洋外交政策專家會議上,一位歐洲朋友告訴這些專家,他曾對美國硬實力的下降深感憂慮,但現在已經鼓起了勇氣。而另一方面,他現在更擔心內部事務,及其如何影響美國外交政策背後的軟實力。他的擔心究 ...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與中國的大國競爭戰略,分析人士尋找歷史隱喻以解釋日益加深的對立。但是,儘管許多人提及冷戰,但更令人擔憂的歷史隱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所有大國都預計會出現短暫的第三次巴爾幹戰爭 ...
2001年9月11日爆發的恐怖襲擊,可謂一次震驚全人類的恐怖事件。被困受害者從雙子塔跳下的畫面留給人的印象難以磨滅,而襲擊剛剛結束就採取的侵入性安全措施,也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現實。 但懷疑論者質疑, ...
在長達40年的冷戰中,美國制定了一項重點遏制蘇聯力量的宏大戰略。但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隨着蘇聯的解體,美國突然失去了那顆極星。2001年9月11日發生恐怖襲擊後,美國總統喬治·W·布殊政府曾嘗試利用 ...
上月,美國總統拜登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日內瓦舉行首次峰會時,網絡武器在議程中扮演了比核武器更重要的角色。顯然,自冷戰以來,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是拜登取得了什麼成果呢? 二十多年來,俄羅斯提出了一個聯合 ...
酒窖
原價:HK$1558
會員價:HK$1388
訂戶價:HK$1388
書店
作者:《信報通識》編輯部
原價:HK$80
會員價:72
訂戶價:68
作者:《信報財經月刊》編輯部
原價:HK$45
會員價:45
訂戶價: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