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解決氣候問題趨樂觀
陸恭蕙、馬家敏、塞利格曼(Peter Seligmann)、徐林
亞洲瀰漫着樂觀氣氛,新的地區全面經濟夥伴關係,讓疫情後復甦和多邊主義的復興前景光明。更令人憧憬的是,對於解決氣候問題,區內也日益形成一致。 中國最近宣布目標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此前,日本、南韓和香港已承諾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這意味着東亞對待這一問題是...
美國總統拜登正式上任,將會帶來對美國利好的重大改變;這或許也標誌着世界加強自由民主制度獨一無二的機會。 鑑於近期全球民粹主義政府的興起,並不是所有人都廣泛認同對自由民主的全球前景抱持這樂觀看法。上述政 ...
對大多數人來說,#MeToo運動已成為反性騷擾的同義詞。這場運動在2017年10月興起,毫無疑問,它動員了廣大婦女,刺激了積極變化。但它在關於性騷擾的媒體報道和政治討論的主導地位也很有問題,不利於在# ...
社交媒體平台近日相繼對特朗普發起封殺行動。自從這位行將卸任的美國總統1月6日煽動暴力衝擊國會大樓導致5人死亡以來,由Twitter以至Shopify(特朗普喜愛的網售平台)在內的所有平台都禁止他發言表 ...
特朗普總統支持者在特朗普本人的煽動下攻擊國會山莊,這是他在眾多共和黨人的協助和慫恿下長達4年攻擊民主體制而可預見結果。誰也不能說,特朗普沒有提前給過我們警告:他拒絕承諾和平權力移交。 得益於他大刀闊斧 ...
2020年,新冠病毒(COVID-19)將世界弄得翻天覆地。但它也向我們證明,只要形成了行動的政治共識,人類的才華和創新就能以必要的規模和速度得到運用,以克服全球挑戰。 我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發、測試 ...
為華盛頓特區混亂局面而感到震驚的所有人,過去4年根本就沒有察覺到危機。1月6日,圍繞國會大樓的怪誕場面的確令人非常不安:舉着新納粹旗幟和特朗普標語的憤怒暴徒衝進眾議院和參議院,暴民怒吼「美國」和「停止 ...
美國國會大樓的襲擊事件究竟是一次未遂的政變、暴動還是對民主的攻擊,只是一個表述問題。重要的是,這次暴動的目的是破壞合法的權力交接,並且服務和授意於一個危險的瘋子。從未隱藏過其獨裁野心的總統特朗普現在應 ...
1789年7月14日,當抗爭者席捲巴士底監獄時,其目標是解放君主制下的政治犯。那年10月,當法國婦女從巴黎遊行到凡爾賽之際,她們的希望迫使國王回到凡間,感受一下平民生活苦況。 1月6日,特朗普的支持者 ...
隨着新冠病毒疫苗正在一些國家進行接種,且疫苗接種範圍仍在擴大,世界各國領導人將很快把注意力從應對危機轉移到大流行後的復甦上。各國政府早已承諾,向新冠疫情的應對工作投入12萬億美元,而他們將面臨巨大壓力 ...
酒窖
原價:HK$1558
會員價:HK$1388
訂戶價:HK$1388
書店
作者:《信報通識》編輯部
原價:HK$80
會員價:72
訂戶價:68
作者:《信報財經月刊》編輯部
原價:HK$45
會員價:45
訂戶價: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