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經濟禁不住 誰在推波助瀾?
2020年3月2日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每天這裏就和公園一樣,客戶絡繹不絕。」由一窮二白變成村中致富傳奇,唐文榮慶幸二十多年前的決定,「一定要做好這事⋯⋯,免得人家在背後笑話」。

他口中的「事」,正是養竹鼠。1999年,湖南人唐文榮從國企下崗回鄉做生意,一直不見起色,眼見同行的竹鼠熱賣,於是購入廢棄工廠,改造成竹鼠養殖場,2012年更設立合作社,拉攏同村人齊齊「發大財」,2018年合作社銷售總額超過一千萬人民幣。

近年,養殖致富的故事經常在中國各大媒體上演,不少得到官媒「背書」,如上述主角唐文榮,便見於中央電視台的節目《致富經》。特別的是,他們大多數馴養野生動物謀利,取名為「特種養殖」、「綠色農業」,竹鼠只是其中之一。

武漢肺炎爆發後,傳媒發現華南海鮮市場,掛「海鮮」之名,實質賣「野味」。場內野生動物多不勝數,加上衞生惡劣,惹起公眾嘩然。其後,國家衛健委高級專家組組長鍾南山將病毒矛頭指向野生動物,認為很大機會來自竹鼠、獾等;中央政府隨即下令,暫時禁止買賣野生動物。

一切似曾相識。2002年,俗稱「沙士」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率先於廣東爆發,最初專家認為病毒源頭來自人工養殖的果子狸,多年後才發現病毒的天然宿主是蝙蝠。野味再次成為眾矢之的,有人慨嘆大眾「好了傷疤忘了痛」,總是重複犯錯。究竟野味產業如何死灰復燃?翻看其發展脈絡,原來政府「有形之手」一直推波助瀾。

政府力撐 扶貧致富

中國野味文化由來已久,若形容它是「野味之國」亦不為過。多年來中國人對野生動物熱情不減,隨着人口增長、需求上升,特種養殖業應運而生。

為何中國人愛吃野味?中國林業部曾作過調查,拆解兩大原因:好奇心以及認為有特殊營養。「廣東人什麼都可以吃!這句話全國人都知道。」一位在廣東梅州的餐廳老闆向記者表示,野味不是想食就食,「第一價錢貴,第二要知道哪裏吃。真正野生的更要熟門路」。

需求催生供應,千禧年代特種養殖業欣欣向榮,原因不難理解:一、人民「富起來」,生活水平提高,不再滿足一般食材,追求另類消費;二、傳統養殖業競爭大、下崗人員增加,紛紛轉型至這種低投入高回報行業;三、受惠國策、資金支持,對前景有信心。

翻看歷年有關特種養殖的報道,內媒經常形容它「商機無限」、「熱門致富」、「機遇」,具有扶貧、促進經濟等好處,不時看到當地官員鼎力支持。例如在2002年,江西省省林業廳向媒體透露,希望改變「只保不養、只投入不產出」觀念,鼓勵馴養及人工孵化野生動物,當作產業發展,揚言計劃在50年藉此賺取120億。

雖則沙士大爆發後野生動物貿易一度低迷,隨着疫情消散,不足一年政府又匆匆公布54種可供養殖及買賣的動物名單,包括當時盛傳是病毒源頭的果子狸,同時禁止非法捕捉野生動物,做法引起坊間激烈爭議。

有支持者指出,行業有助農民脫貧致富,若徹底禁止將令數十萬人失業。環保人士則擔憂,此舉將增加人類與野生動物接觸,危害公眾健康;當年的《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已率先警告,野生動物養殖業尚未結束整頓、部門配套政策未出,公布新名單或有負面影響。

沙士完結翌年,香港嘉道理農場發表一份野生動物貿易市場報告,已經提及市場上馴化繁殖的動物愈來愈多,應加強監督及改善場地衞生,但不建議養殖戶嘗試馴化新物種,因過程需要野外捕捉動物「種源」;若僥幸成功,也可能損害野生動物,「因從野外捕捉往往較人工繁殖來得便宜」。

種種爭議卻無阻特種養殖蓬勃發展,馴化物種愈來愈多,甚至成為振興省市大計。舉例說,於《湖北林業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便將馴養及利用野生動植物列為12項重點產業之一,包括用作餐飲或觀賞等等。數年前,中科院發表一份長達300頁的研究報告,詳細拆解國內特種養殖行業的龐大規模、就業人數〔圖一〕,難怪有行內人形容它「尾大不斷」。

利益先行 百弊叢生

野味禁之不絕,除了因為背後龐大的經濟利益,還涉及監管漏洞、法例不清等灰色地帶。內地民間組織山水自然保育中心上月發表文章指出,現今法例劃分出三類野生動物名錄:國家重點、地方重點及三有(有生態、科學及社會價值的動物),它們各有不同的用途限制,以及交易條件、證件〔圖二〕,但進入市場後,執法者(如市場監督部或公安)根本難以檢查,「這三類不同的保護級別,要查的許可證、要遵守的規定都不一樣,更何況這三類互相之間還有大量重疊物種!」

該組織直言,若要比對與驗證市場上的動物及其證件,恐怕「連動物博士都答不上」。

另一個爭議,是部分商人藉許可證「洗白」。今年《新京報》訪問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志願者後發現,有商家雖則手持當地的《陸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核准證》,但因養殖成本高、困難大,加上人工養殖與野生分別不大,往往會「越界」私自捕捉野生動物,甚至連養殖場引進的動物亦可能來自野外。

該志願者又指,市面上出售的野味大多沒《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更難判斷是否野生以及身上帶有什麼病菌。

「你如何證明是人工養殖?實質很難分辨。」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野生動物保育)陳悅珊直言,亞洲尚未流行動物晶片辨識系統,現時未見良好的監管系統,難以保證動物來源,「如果一部分人工養,一部分是野外捉,放在一齊會否發生outbreak?」

一切都離不開供求,若然市場繼續存在,當養殖速度追不上需求,最終仍會危及野生動物,「何況部分人想食的野味,指的是真正生活在野外的動物。」她指出,部分野生動物如穿山甲、果子狸、孔雀數量已急速下跌,部分即將絕種,她認為首先應關閉非法市場,但坦言仍需時間改變,「如果有利經濟發展,政府未必想一刀切」。

野味經濟 誰能杜絕?

歸根究柢,內地仍未走出「以養代保」的觀念,視之為產業管理,而非公益目的出發。最近北大原校長許智宏、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等19位學者公開聯名呼籲,杜絕野生動物非法食用及交易,提出要整頓行內亂象、改變「保護野生動物為了利用」觀念等等,引來民間反思。

「再也不能無動於衷了!」武漢肺炎惹來軒然大波,近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及,「野味產業」已對公共衞生安全構成重大隱患。不過,仍有媒體發現野味交易充斥市場,到底未來能否杜絕,暫時不得而知。

「如果你不能從錯誤中學習,就是錯誤。」香港城市大學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教授Dirk Pfeiffer表示,野味身上有多種未知病菌,本應盡量減少接觸,今次是對人類的警號,但對立即禁止有保留。「如果我們可以控制所有人,我會同意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否則他們只會轉為地下經營,非常危險。」他認為,應該從經濟需求、文化、教育入手,惟斷言短時間難以改變。

 

——原文請閱三月份《信報財經月刊》封面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