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精英撐起中環 港人面臨淘汰
2019年8月9日

金融界人士溫天納

在經歷過百年西方式教育的薰陶,本地人或習慣了「有根有據」、「講清講楚」,這種西方思維與內地傳統文化及潛規則不盡相同。有些時候,筆者倒覺得,香港未來的新方向新發展說得明白一些,或比較好,不會讓人產生誤會,亦不會懷有過於美麗不切實際的幻想,讓大家踏踏實實地走下去。

筆者是金融人,在回歸前已經在金融圈,深明年輕人需要了解國家與香港的發展趨勢,掌握變化,才能走出較為平坦的未來。知己知彼,贏面才會大一些。回歸前,香港金融圈高層以白種人為主,20多年後,金融圈則以海歸及內地專才為主。外資企業少了,中資企業多了,外國人自然大幅減少,但能進入企業核心的香港本地人亦少了。現實是,客戶大部分都是內地企業,要對接內地企業家,沒有海歸的人脈,交易往往難以進行。

內地專才撑起香港金融業
在筆者接觸的層面,大部分銀行家已經是內地背景。參考報告,每年兩萬多來港的專才,金融人佔了7000多,再加每年人數逾萬的本地大學內地畢業生,內地人才已經撑起香港的金融業。

外資相繼傳出在香港裁員,不足為奇,現時很多投資散戶會選擇用電腦操盤,哪一家便宜就用哪一家,券商其實就相當於一個交易系統。對券商研究部門來說,預測準不準非常重要,若他們的研究結果不是100%準確,那他們存在的目的是什麼呢?因此,裁減研究業務的趨勢是可以理解的。其實,使用網絡系統買賣證券的用戶比例一直增加,特別是中資券商進入香港後,券商傳統的靠佣金賺錢的模式受到打擊,因此產品發展商和企業要生存,資產管理、上市業務等多方面業務都要同時發展。

電腦化流程取代不同工種,是造成裁員的另一因素。另外,高薪的白種人銀行家在高成本兼沒有優勢的前提下亦需要相繼執包袱離開香港。近十年,內地背景的銀行家已經在香港學習得七七八八,論專業水平及語文能力,更強於白種人及香港本地銀行家,而且他們熟悉國情,在業務洽談及執行的過程中,事半功倍。
不過,除了外資裁員之外,中資及華資金融機構亦相繼「瘦身縮皮」。過去市況好的時候,北水大舉湧入港股市場,內企更順道開拓及兼營券商業務,搶高金融業人員的薪酬。環球經濟回落,北水收爐,人滿之患即時出現。其實,環球經濟自去年起轉差,部分外資銀行早有經營困難,因期待今年經濟將出現起色,不少選擇苦撑至今。隨着中美貿易戰加劇,北水乾枯,香港市場細小,金融機構無法歸本,只能選擇結業。

香港金融市場成本高昂,內地人員的薪酬遠低於香港。近年來香港的券商業務愈來愈不好做,券商業務在香港已經經歷過長時間的發展,但回歸以後中資券商崛起的趨勢很明顯。以往選擇大盤基金的投資者,現在有可能轉向中資券商,對於一些定位不清晰的券商來說,就會有壓力。以往,內資券商來港擴充,高薪挖角,導致金融業人員薪金飛升。目前,在收入下跌的情況下,企業隨時向員工開刀。同時,因項目大部分來自內地,高薪的香港人對內企的認識不如內地專才,裁減香港員工變得合情合理。在投資銀行及資產管理領域,隨着近月北水一收,業務同樣大幅縮減。香港整個金融市場人員過剩,不止外資銀行,中資投行甚至是中小型券商,將出現人滿之患。

港人赴內地未必有競爭力

隨着輸入香港的專才不斷增加,香港的年輕人可能要到大灣區,才有發展空間了。早前筆者接受內地央媒訪問時提到,加強香港和內地的融合發展非常重要,讓不同年齡層的香港市民嘗試新發展的挑戰。始終,香港經濟發展處於相對成熟階段,在打造經濟新引擎的同時,更要聚焦怎麼把香港的優勢發揮出來。不過,現在的香港年輕人在內地是否具備足夠的競爭力?筆者沒有肯定的答案,若不具備競爭力,要在香港生活已經相當艱難,要在內地發展,就更難。其實,目前面對挑戰的,不單只是年輕人,連年紀較大的,具備豐富經驗的本地專業人才都要被淘汰。
香港金融市場同業競爭一直存在,券商生意困難其實與市場環境有關,若大環境好,金融機構則不用擔心沒有生意,在目前的資本市場氣氛來看,金融機構要想辦法節省成本,若不裁減人手就要從其他方面節省開支。股票交投量低,賣殼或借孖展賺息差生意已被堵截,加上證券牌照乏人問津,券商舉步維艱,現有人手已削至法例的最低要求,部分小型證券行被迫停業或結業。不少本地中小型金融機構仍在掙扎中,讓人員自然流失,遇缺不補,開刀減人。以往,券商除了依照法規聘用的兩名負責人員、合規人員、交收及會計等必備人手,將不會再花錢雇用多餘人手,不同部門只得一個高層人員維持下去,中層及基層人員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另外,隨着近年來監管越趨嚴格,違規事件增多,已經達至浴血中環金融圈的地步。被罰的包括券商、資產管理公司、保薦人,罰金達天文數字。此前,一系列針對持牌金融機構缺失的罰款等事件,都會增加經營成本。監管成本亦是導致金融機構撤離中環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