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階級固化 買樓靠世襲
2019年6月16日

 

撰文:高天佑 《信報》專欄作家

相對來說,對市民影響最大的,非關乎高在雲端的超級豪門,而是圍繞「中產線」的流動性或者固化趨勢;更精確的說,關乎基層是否愈來愈難跨越這條線,實現向上流動。最常被提及的講法,是在七十、八十年代,絕大多數人的起步點都很低,加以本港經濟處於起飛期機會無限,回歸和移民潮亦令大批英國人和本地精英離場空出位置,所以當時一個基層青年憑着努力,不難在事業上逐步晉升至中層,獲安穩飯碗,然後買樓置業結婚生仔,住進美孚新邨或太古城,正式由無產變成中產,安安樂樂happy ever after。

但時至今日,正如筆者在去年出版拙著《中產必須死》指出,一來全世界時代已變,以往安穩的「經理級」職場中層職位愈來愈少,這已收窄了「基層變中產」之一大門徑;加以在環球QE以及本港特別畸形的樓市供求環境下,即使醫生、律師等傳統高薪專業人士,現今也不容易買樓上車,淪為無殼蝸牛,更談何中產。

特別是本港樓價自去年下半年短暫回落之後,近日再趨破頂,再加上金管局嚴格「逆周期」措施,現時市面上可做八成按揭的600萬元以下二手放盤買少見少;倘樓價進一步向上,令600萬元以下放盤徹底絕跡,意味着上車客最少要準備300萬元現金(假設樓價650萬元、六成按揭),絕大部分打工仔單靠薪水儲蓄近乎mission impossible。

置業恐變世襲權利

年輕一輩誰能拿得出這筆錢?除了極少數職場精英、創業家和投資有道人士,相信主要來自父母把自住樓加按套現。但這像墮入悖論,「你想買樓,首先要有層樓;你想上車,首先要已上了車」。

在現今環球形勢下,加上本港土地供應長期嚴重短缺(據團結香港基金會最新報告,本港私人住宅落成量在2023年將斷崖式跌至1.33萬伙,遠不夠滿足每年2.5萬伙需求,兼且2006至2017年累計逾10萬伙短缺量尚未「找數」),即使中美貿易戰全面開打,甚而海峽兩岸擦槍走火,目前也看不到樓價顯著回調的可能。長此下去,受制於600萬元以上物業只可做六成按揭此一金剛圈,在港置業恐會變成世襲權利,「有樓」和「冇樓」兩個階級世代延續。

以上所說的,還只是建基於本港內部因素的階級固化現象,若再加上全國13億人當中不少富裕家庭,透過入讀大專院校、專才計劃、優才計劃、繞道移民等各種方式,來港落戶、定居或買樓,無疑會令情況更趨極端。

早在去年5月載於本刊的〈樓價不跌之謎:「新香港人」撑起〉一文,筆者便曾指出,現時每年有近2萬個內地學生或企業人才獲發簽證來港(不包括於單程證名額),住滿7年便可領取「三粒星」永久居民身份證,成為「新香港人」。他們能夠抵壘來港,多屬13億人當中的精英,或許學業成績優異,或有家底背景、人脈資源,總之,整體競爭力肯定勝過來自本港700萬人的本土子弟,加上熟悉國情,擅長「賺北水錢」,所以不論在學校、職場或樓市,以至於婚戀戰場(即使撇開財富和家底,北方人平均身材較高,有曲線有長腿,實屬inconvenient truth),他們均將比本地青年更佔優勢,令後者立足地更受擠壓。

面對這批優質「新香港人」,在各種層面上,香港恐怕只有鄭志剛、霍啟剛、何超蓮這類超級富N代,以及家族財產在億元以上的高端中產子弟,再加上極少數精英中的精英(例如學霸、影視明星、藝術天才、startup創業家、投資有道者),方有力正面一拼。

至於其餘絕大部分基層和普通中產青年,眼前只得四條出路:

一、逆流北上,你有你做「新香港人」,我有我做「大灣區人」,甚或遠赴海南或貴州,寄託於當地發展階段稍慢,樓價和創業成本尚低,望能憑來自香港剩餘的些許經驗、知識和視野優勢,闖出一片新天地,但這條路肯定辛苦。

二、放棄競爭,憑一筆儲蓄,移民赴馬來西亞、台灣、泰國等消費水平較低地區,過小日子享受小確幸。

三、較具條件者(包括財產、學歷和專業能力),可考慮移民澳洲、加拿大等發達國家,或者趁Brexit逆勢赴英國,順道逃離香港令人窒息、看不見出路的政治氣候。

四、疊埋心水留港,憑法律、會計、金融等方面專業,為豪門後代和「新香港人」提供服務,也不失為立身之路。

——節錄自六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