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被「規劃」 政府助發展商托市
2019年6月11日

鄧永成認為,很多人對城市有貢獻,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黃勁璋攝)
鄧永成認為,很多人對城市有貢獻,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黃勁璋攝)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去年政府牽頭土地大辯論後,民間、商界、政府議論紛紛,討論多時未達共識:有什麼選擇方案?土地短缺有何影響?如何增加土地儲蓄?

大多數討論聚焦土地來源、需求,浸大地理系教授鄧永成,卻關注土地公義:1200公頃土地,只得200公頃建房屋,其餘未有交代實際用途。相比需要多少土地,他更想知道新增的土地如何用,是否用得其所?

80年代,鄧永成從加拿大取得城市規劃碩士後回港,明白到資本主義製造土地不公平,決定放棄成為公務員,擔起教職,認為帶領同學認識社會,影響比成為規劃師更大。

研究香港城市發展多年,他慢慢明瞭,政府和地產商如何操縱都市規劃的話語權,甚至扭曲整個自由市場。他解釋,自80年代開始,兩者一直保持微妙關係:發展商將政府平整土地高價出售,政府再收取印花稅、地稅增加收入,從而有資源繼續起基建、造熟地,「為何樓房價不會跌?因為政府透過土地增加收入,沒理由不托市」。

鄧永成嘆息,過去看到不少重建計劃,開初說得冠冕堂皇,最終又變成地產發展項目。例如旺角波鞋街,原本說要保留傳統特色、設立體育名人館,結果換來冷冰冰的連鎖式商場,名人館沒蹤影,向公眾開放的空中花園也不見了,變成住戶專享空間。

政府權宜計 市場被扭曲

他開始明白到,香港一直「被規劃」,市民難以決定身處城市的面貌,就算政府多次說改善居住環境,都只是「門面功夫」。原因很簡單,決定未來特首的票不在市民手中。鄧永成說,若特首推出大量公屋,除了贏得民望及掌聲,沒有其他利益,反而會得罪有選舉票的地產商。

結果政府運用各種權宜之計,表現上回應民意,事實上只是少修少補。近年,政府推出的公營房屋面積愈來愈細,鄧永成表示,納米樓正是政府為求「交功課」而出現的產物,「不夠單位,咪縮少點,增加供應」。

數年前,政府盲搶地亦是另一例子,「我有學生在規劃署做,他們很多都不贊同,但只可以照做。」他直斥政府胡亂動用不適合建屋的土地,「搶完,有多少會讓普通市民住到?」

他形容現時房屋已變成商品房,個個都想着買樓,不能有空閒時間做其他事。訪問尾聲,記者問:「重量不重質的房屋何時結束?」他苦笑答:「Endless!」

——節錄自六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