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養蟲 炮製另類食物
2019年3月28日

葵涌循道中學邀請昆蟲食品企業LIVIN farms講解未來食物,作為學校STEM week的首個活動。(鄭雲風攝)
葵涌循道中學邀請昆蟲食品企業LIVIN farms講解未來食物,作為學校STEM week的首個活動。(鄭雲風攝)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訪問前一日的深晚,Katharina剛從寒冷的南韓回港,感冒未散,翌日中午又馬不停蹄到荔景一間中學舉辦工作坊。記者與Katharina在地鐵站會合後,她絲毫不見疲憊,路途中還親切地介紹公司工作及目標,談到接下來的工作坊時,顯得格外興奮。

工業設計師Katharina從小已經和大自然、食物有很強的聯繫,只因她在奧地利農村長大,家人養牛種菜,耳濡目染下,慢慢明白食物從何而來,並且得來不易。怎知她踏足香港後,發覺街上食物雖然琳瑯滿目,但大部分都是進口貨,市民也不清楚食物生產過程及來源地,「飲食是香港相當重要的文化,他們應該了解食物中含有什麼,以及如何生產出來。」

於是,Katharina開始觀察現時的食物供應系統,發覺現時畜牧業使用大量水資源及土地,而且飼養動物吃掉大量農作物,未來很難持續發展。及後,她發現昆蟲擁有媲美肉類的蛋白質,佔用土地、用水、碳足跡亦較少,而且不會跟人類「爭食」農作物,決定在2013年開始研究計劃,兩年後更立足香港創立LIVINfarms。

Katharina自小在農村長大,自言與食物有很強  的連繫。(受訪者提供)
Katharina自小在農村長大,自言與食物有很強 的連繫。(受訪者提供)

全球20億人吃蟲

LIVIN farms成立後推出全球首創的食用昆蟲養殖機「Hive」,可以在細小的空間中繁殖、培養、收成昆蟲,除了用作人類食物,亦可飼養動物例如烏龜、小鳥、金魚,減低養寵物的碳足跡。另外,長大的甲蟲能繁殖產卵,形成可循環的食物系統。

提及食蟲,一般人或許會想到《人在野》主持BearGrylls的求生情節,萬萬想不到可以成為日常食物之一。但在亞洲及非洲,食蟲文化已是源遠流長,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指出,全球近20億人視昆蟲為食物,可食用昆蟲近1900種,包括甲蟲、蜜蜂、螞蟻、草蜢等等。FAO認為,食用昆蟲有助解決未來人口膨脹帶來的糧食危機。

在眾多的可食用昆蟲中,LIVIN farms現時集中推廣麵包蟲,它可以吃廚餘,例如蔬菜殘渣、穀物,亦有大量蛋白質和纖維,當中含有B12維他命,是素食者普遍缺乏的營養素。

Katharina指,食蟲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只是並未成為日常飲食的主流選擇。隨着愈來愈多人關心身體健康及環境,她認為昆蟲必定是未來其中一種重要食物。據她觀察,原來亞洲國家多數利用昆蟲分解廚餘,以便回收重用,而西方國家較多用作食物。位於德州的Aspire便是其中一個例子,公司擁有大型食用蟋蟀養殖場,將蟋蟀磨粉後,加入奶昔、烘培食物及能量棒。

現時很多都市人仍十分害怕食蟲,Katharina憶及多年前吃第一隻草蜢,同樣十分恐懼,明白要人類改變固有想法,絕不是一時三刻便成功。現時不少食蟲初創企業會選擇將昆蟲磨成粉,加入意粉、湯、肉丸等,她覺得是其中一個方法,「正如我們不會吃整隻豬,只是它的一部分。」她亦強調,並不是想將昆蟲取代所有食物,而是提供另一個選擇。

LIVIN farms有出書教授如何烹飪昆蟲。(受訪者提供)
LIVIN farms有出書教授如何烹飪昆蟲。(受訪者提供)

——節錄自四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