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不生仔 學者:社會形勢所迫!
2019年3月5日

初生嬰兒減少,除了因為先天不育夫婦增加,社會環境亦是原因之一。有香港社會學者指出,大部分高收入亞洲國家生育率低,有的是個人選擇,更多是形勢所迫。心病還須心藥醫,他認為除了治療夫婦生理問題,更重要是釋除港人生育的憂慮。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追得到也未必好,追唔到呢就生壞肚。」七十年代,香港人口增長迅速,當年家計會推出「兩個就夠晒數」廣告,巧妙地運用「坐埋一條船」概念,呼籲父母不要因「追仔」而忽視自己經濟能力,當中掌舵人(爸爸)回望鏡頭,無奈豎起兩隻手指的畫面深入民心。相鄰的大陸亦在七十年代末,推行「一孩政策」,控制人口增長。

誰知不足40年,一半國家卻面臨「嬰兒荒」。發表於英國著名醫學期刊The Lancet的報告指出,每位婦女總和生育率(即一生中平均生育的嬰兒總數)由五十年代的4.7,跌至2017年的2.4。

「從人口學來說,有一說法叫低生育率陷阱。」專研人口政策的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指出,現時年輕人認為遲婚晚生很正常,加上經濟壓力、養兒責任加重,他們延後結婚或減少生育,導致低生育率持續。

現時大部分高收入的亞洲國家,總和生育率都遠低於2.1,如果趨勢持續,預計未來人口總數會慢慢萎縮。過去香港近36年的總和生育率亦一直下跌,2017年只有1.1。婦女愈生愈少,除了是不育人數上升,部分夫婦更覺得無子女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Child-free是選擇

「他們經常形容自己不是Childless, 而是Child-free。」葉兆輝說,部分夫婦不是因為財政壓力、居住環境不足而不生育,而是覺得小孩不是必需品,「年輕人希望有自己生活,結婚後不一定生小朋友」。他估計,這些夫婦約佔一至兩成。

另一個較多人提及的原因是,婦女受教育機會增加,經濟獨立、男女平等意識提升,她們投入較長時間獲得地位、金錢後,一來因年齡大而失去自然生育能力,二來年華老去後,更難尋找適合伴侶。

BBC曾報道有一位女廣告代理Jody,決心生育前必須齊備三個條件:穩定的經濟、穩定的家庭,以及可優先照顧小孩需要。但當萬事俱備時,她已經40歲,難以懷孕,後來她成立組織幫助有相似經歷的婦女,歸納出她們沒有孩子非因先天不育,而是因為忙於打拚,或找不到合適伴侶,形容是患上「社會不孕症」。

可悲的是,香港女性患有「社會不孕症」或許更高,單是購買有足夠空間的房屋已困難重重,更不要說其他條件。「有好多人說,如果你多給我一間房,不介意生多個。」葉兆輝指,港人生活成本高、不滿意教育制度,都是生育率一蹶不振原因。

過去發展中國家因為勞動人口比例高,帶動社會消費及經濟增長,因此有「人口紅利」的說法。可是,當昔日這群龐大的勞動層老化,改變整個社會人口結構,退休後的福利、醫療開支,由後一代負責,反而帶來「人口負債」。

有薪做愛假期

隨着新生嬰兒數目下降,各國生育政策急轉,由以前的限制生育,變成今天的「多多益善」,中國內地亦在2016年正式開放「二孩政策」,有內地專家更提議,不生育家庭要懲罰性繳納生育基金。

要數最近例子,不得不提匈牙利,當地准許有四名以上子女的母親,終身不用交入息稅;有三名以上子女的家庭可獲資助購買七人車。因應部分夫婦工作忙,而欠缺相處時間,有瑞典議員更大膽提議每周一小時「有薪做愛假期」,讓員工有時間「造人」救生育率。

香港又有何良策?「無!」葉兆輝反問:「政府做過甚麼?」他唯一看到的是提高子女免稅額,更是單次減稅措施,「會否因此生小孩?你咪玩啦,生出來養成世。」

他認為要提高生育率,首要解市民之憂。家計會去年12月發表的調查指,受訪夫婦每月行房平均只有3.7次,影響性生活主因是「生活環境擠迫」、「與孩子同住一室」;至於如何提升生育意欲,多數人認為可以增加經濟支援、提升教育質素等。

除了生育率,他指政府亦要提升下一代人口質素,增加生產力,應對人口老化,「法國老年人口由7%變成14%,需要100年,但香港只需25年,快四倍。」

——節錄自三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