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4月3日

廖舜禧 教育講論

預設愛國教育難有果效 感受山河大地事半功倍

2020年1月16日,特首林鄭月娥在答問大會說在修例風波期間,被捕者多是年輕人,而她「非常愛護年輕人,每份《施政報告》都為年輕人提出更多措施。」在這次事件中,林鄭月娥指有所反思,「教育是其中一項有不足的工作,如加強年輕人的國家觀念,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認識。」誠然,香港的「國家教育」出現了什麼問題?為何香港人對國家的觀念那麼薄弱?究竟香港人怎樣才可萌生愛國的情懷?

香港人的「國家」觀念薄弱由來已久。香港本為清朝時由寶安縣管轄,及後1842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戰敗的清廷與英國政府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給英國。其後又經歷民國政府、日治時期,至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1997年7月1日將香港回歸中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事實上,很多港人覺得,香港不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手中割讓出來,故沒有「回歸」的邏輯關係,反而只是中英兩國在國際台舞上爭持下的政治產物,身份誰屬在港人的內心一直模糊。

文化認同薄弱

1986年8月,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二號報告書〉初次提出在中六開設「中國語文及文化科」之議。有識之士為了讓香港學生了解傳統中國文化,教學內容涉及了人倫關係、國家政治、文化藝術等等,多元豐富(相對現在中文科而言)。師生可以自由討論「三年之喪」、「父子攘羊」、「伯夷叔齊」等具爭議的事件,更可以指出傳統文化的優劣,披沙揀金,藉此提升個人的藝術賞析能力和批判能力。相對於已沒有了這一科的新一代DSE學生,文化認同比以前更弱,國家概念自然亦更薄弱。

雖然如此,我們可不可以在反修例一連串的社會事件中看到一絲轉機呢?在這次社會運動期間,全港大學、中學、小學皆有停課,學界的中港文化交流幾乎停辦。然而,我在衝突最激烈的日子連續3個月舉辦不同的深度中港交流,10月是「川藏交流」,深入藏域,親歷天葬,暢談民族分合;11月是江浙遊學,在廬山煙雨中追尋政治得失;1月是雲南高原探險,究天人之際。3個交流,橫跨風雨飄搖、中港緊張、TG瀰漫之時,但同樣「爆滿」,參與的港大學生近200人,報名的超越500人。由此可見,香港學生並不抗拒了解中國文化歷史,亦不抗拒中國交流學習,問題是當中能否給予空間自由討論、交流是否讓他們見到真貌,而不是要他們實踐校方、官方預設的「目標」、收到訂立的「效果」。「感受國家強大」、「提高愛國意識」等等「目標」,一經預設,受眾必窄、成果必狹。反之,透過中立的講學、正反的親歷,讓年輕學子真切感受當中溫度。學生在不設目的下交流,才能真心投入,真切認識風土人情、文化歷史,才會從認識,走到珍惜。與其不斷強調高鐵之快、國家之強、微信之優,不如讓學生感受一杯藏民酥油茶、親炙一個絲路敦煌窟、靜聽一闋清雅古琴曲。學生看到文化的博大多元,再感到政府的寬舒愛護,自然會反思、改觀,繼而珍惜、發揚。反之,若處處紅線「不能談」、事事預設「只這樣」,年輕學子只會愈行愈遠,中港教育主事官員亦不必再苦苦拷問:辦了那麼多交流計劃、做了那麼多國情教育,為何成果不彰?

堅持中國交流

只有透過文化承傳,年輕一代才可以有所托新;只有自由討論,才可以展現年輕人朝陽般的活力,發揮無窮創意。很多教育官員、大學同工自去年反逃犯條例開始,勸我取消中國交流,因為怕學生在大陸「舉牌」失言,後果堪虞,但我深信,你若真誠相待,學生必不辜負。事實證明,我對。大陸合作單位,最初頗有擔心,但之後對我帶去的200位港大生,均讚不絕口。

全體官員加薪或減薪,於香港年輕一代無任何益處。全港學生考公務員和《基本法》一百分亦不代表學生會愛上國家。與其去大力「抓教育,設紅線,立考卷」,不如讓學生多體驗中華文化、踏足山河大地,並給予足夠空間讓學生自由討論,聆聽年輕一代的訴求,為他們解難濟急。我們是成年人,多包容體諒,方可展示「愛」的誠意。解鈴還須繫鈴人,繫鈴人不斷製造誤鈴,再諉過於人,談何出路?

《論語》:「仁者愛人。」凡「我做主人你做貓狗」、「你們是曱甴」俱非有利溝通之語,亦非愛的表達。要復和,請不要借「愛」的虛名行殺他死之實。父慈,是故子孝,國家愛我,我愛國家。如你不愛我,又或佯裝愛我,甚或逼我愛你,我奚由愛你?口中天天說愛,往往掩不住低級演技。勉強,絕無幸福。

撰文:廖舜禧_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高級講師、經驗學習及交流計劃總監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