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人民幣理財 | 2013-08-29 05:00

方俊祥

與世無爭的人民幣

近月市場對於「聯儲退市」的各種揣測不絕於耳,其影響力舉足輕重,任何一絲有關聯儲局會否退市的消息,全球市場就會隨之波動,股、債、匯及商品市場無一倖免。而最近兩周掀起的一場新興市場走資風暴,更令投資者擔憂97亞洲金融風暴會否重演,致各亞洲貨幣兌美元分別錄得顯著下挫。但在此役中人民幣再度成為少數不受干擾、與世無爭的資產類別。

新興市場經濟現狀

事實上,今次國際熱錢自新興市場流出,可追溯至5月22日聯儲局主席貝南奇提出退市的那一刻,而上周資金繼續加速流走的主要成因,是新興各國公布了多項重要的經濟數據,顯示了新興國家經濟增長動力大不如前。首先,泰國公布第二季經濟按季收縮0.3%,由於數據已連續兩季錄得負增長,令泰國經濟跌入技術性衰退;另外,印度及巴西經濟增速同樣放緩,以及出現通脹高企,令政府對貨幣政策陷於進退維艱,亦是熱錢加速流出的成因。另一邊廂,導致這些新興國家貨幣大幅貶值的一個重要數據是經常帳餘額,經常帳與資本帳及金融帳相對應,是指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貿易和服務所產生的資金流出與流入狀況。

相比之下,中國儼然是另一片光景,商務部最新公布的7月份全國實際外商直接投資(FDI)為94.08億美元,按年大增24.13%,高於市場預期的14%及6月份的20.1%,顯示外資持續看好中國的投資環境。

中國為何能獨善其身

由於中國資本市場至今尚未完全開放,熱錢不能自由進出境内,因此便慶幸逃過數次經濟危機與金融大鱷的洗劫,今次情況亦類近。除了熱錢不能自由進出的緣故外,中國經濟本身亦較其他新興國家穩健。正如最近公布的8月滙豐製造業採購經理(PMI)指數重回盛衰分界線之上,為下半年中國經濟穩步增長奠下信心,也為中央決策者提供政策上的彈性空間。滙豐PMI指數的調查樣本主要集中於國内的中小企,由於借貸情況等因素一直困擾該類企業表現,一度出現與官方PMI數據背道而馳的現象。儘管中國政府沒有像08年一樣,大手筆再推4萬億的推動經濟方案,但亦一直推出不同的措施以確保增長,如取消以及下放行政審批權、針對小微企業減稅等,現已略見成效。故自5月22日以來,人民幣不但沒有貶值,反而升值約0.15%,似乎已成為避險貨幣的重要一員。

人民幣投資出路漸廣

雖然現階段中國的資本帳距離完全開放尚有一段時間,但中國政府將繼續採取開放政策,資本市場改革的步伐亦在加快中,單是從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與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之審批額度加速增長,便可見一斑。外管局截至7月31日公布之數據顯示,QFII累積批准額度已達449億美元,而RQFII累積額度更高達1219億元人民幣,更值得注意的是年初至今RQFII批出的額度已達549億元人民幣,佔總批准額度的45%,顯示政府對開放資本市場的決心。境外人民幣的投資出路愈來愈多,風險承受程度較大的投資者,可選擇通過以上RQFII的渠道,直接參與内地股票市場的投資。

對於較保守的投資者,可選擇筆者於8月1日曾提及的離岸人民幣百分百保本的外匯掛鈎存款,假如離岸人民幣匯率於到期日時符合約訂明的升幅,此類1年期的保本存款能為投資者提供較高利率回報,否則投資者仍可收取保證的最低息率。由於此類產品廣受投資者歡迎,所以市場上有一些產品只需相對低的入場門檻即可參與投資,而且每周定期會
有兩天推出不同的利率組合供投資者選擇,方便投資者看準匯率變化而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