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4-12-29 00:00

熒幕焦點 雷力

十二年成就三小時電影史詩

放大圖片
有人把電影、音樂都稱之為「時間的藝術」。電影與音樂一樣,都有特定、預設的時間長度;電影與音樂的展示都是受制於時間。看一張畫、看一本書,我們可以用一日或者一年去看;但音樂與電影就不能夠這樣。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電影裏一直不乏有關時間的試驗與思考。例如利用時間的迫切性去製造戲劇(《龍城殲霸戰》)、實時呈現電影(即真實的一分鐘等同戲中的一分鐘;例子有《奪魄索》)。 李察連利加的新作《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在這個關於「電影——時間」的領域上又邁前了一步。連利加用了十二年的時間,記錄男孩Ellar Cotrane的成長,拍出了這部長近三小時的「獨立電影史詩」(連尼加語)。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的劇情看 ...

(節錄)全文共332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