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主頁推介,宏觀方略 | 2013-07-03 05:00

市場洞察 譚慧敏

亞洲股市-在挑戰背後

亞洲股票在過去2年多以來一直跑輸成熟市場股票,不少看好區內增長前景的投資者都難免感到困惑。不過,隨著環球經濟持續改善,加上區內盈利增長預測回穩,以及股市估值發揮支持作用,亞洲的長線投資理據依然充分。

近期亞洲股市表現落後,主要是由於企業盈利缺乏增長動力、投資者偏好風險較低的股票,以及日本再度吸引資金流入所致。現時看來,市場對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及MSCI亞太(包括日本)指數盈利增長的共識預期似乎已見底。雖然工資上漲對某些地區仍構成威脅,但近期商品價格下跌應有助降低生產投入成本。

自2011年初以來,亞洲雖然在整體上盈利增長動力仍然呆滯,但區內各地卻呈現不同發展趨勢。日本的盈利增長動力正持續改善,而中國、台灣及南韓已開始回升,這可能是今後股市表現將會轉強的早期跡象。另一方面,東協、澳洲、香港和印度都仍乏善足陳。

估值方面,目前MSCI亞洲(日本除外)股票預測市盈率及歷史市賬率均低於其長期平均值。歷史數據顯示,每當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的歷史市賬率處於1.3倍至1.8倍之間,隨後一年的平均回報率達10%。

展望後市,對許多投資者而言,中國仍是最大的不明朗因素,內地經濟復蘇遜於預期將削弱投資者對亞洲的情緒。投資者已由去年關注中國經濟放緩屬「硬著陸」還是「軟著陸」,至今年轉為關注中國經濟復蘇能否持續及可靠。

不過,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率仍將處於政府能夠接受的目標之內。隨著政府加強對財富管理產品的監管,以及更加強調信貸效益,長期而言,來自中央關於結構性改革的利好消息或會成為推動股市表現的新動力。

在環球金融危機後,美國聯儲局是最先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的主要央行,從而導致美元弱勢加劇。不過,聯儲局亦可能最先停止執行量化寬鬆政策,因為最近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錄顯示,聯儲局對其資產負債表正日益感到關注,與此同時,近期美國經濟數據亦出現進一步改善跡象。

隨著量化寬鬆政策走向終結以及美國經濟增長進一步回升,美元強勢或會持續。從以往經驗看,強勢美元通常對亞洲股市表現有負面影響,短期內或會成為後市阻力。不過,我們認為在住屋及汽車市場積壓的大量需求帶動下,美國經濟轉強將可進一步推動亞洲經濟增長。

短期內,由於缺乏即時的催化劑可刺激亞洲股票上揚,投資者料會保持觀望態度。作為長線投資者,卻不應只留意短期的負面消息,而忽略了亞洲股市在宏觀及微觀方面的良好基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