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ETF | 2014-09-23 05:00

呂靄華

滬港通臨近 勢成後市催化劑

放大圖片

市場一度傳出「滬港通」由於技術的問題或要延遲推出,拖累上周中資股顯著回調,加上美國聯儲局議息及蘇格蘭公投的不明朗因素,都對投資情況有所影響,大市全星期呈上落市的築底走勢。反觀內地的市況,上證指數再試2300點水平後再度有支持,其後反彈,該水平已出現較大的支持區。

人行或稍後降息

市場估計內地經濟第三季有機會進一步放緩,大行下調經濟增長預測,預期增長將跌至約7%的水平。內地傳媒早前傳出,央行將會向5大銀行進行總計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SLF(常設借貸便利),變相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約0.5個百分點。這個消息仍待有關當局證實之際,人行周四於公開市場進行了100億元的14天期正回購,較上一次的中標利率跌20個基點至3.5厘的水平。分析員預期,在當前經濟放緩的前題下,央行正在釋放積極訊號,下一步將有機會作定向降息或全面降息,最快要在10月後有機會下調。

投資者預期內地將推出更多刺激經濟的措施。對上一次經濟出現急速下滑要數2008年金融海嘯,當時工業增加值跌破7%水平,結果於 12月,總理溫家寶推出4萬億元的刺激措施。

後市的催化劑還有「滬港通」。報道指,港交所已先後往歐美及中東等地推介「滬港通」,本星期開始將展開內地的推廣活動。

「滬港通」令A股ETF吸引力降?

有分析認為,隨著「滬港通」的開通,兩地投資者可以更好更直接買入兩地股份,待他日投資額度獲加大,在港上市追蹤A股走勢的ETF吸引力或有機會減少,因為投資者及機構可按個人需要直接買入A股。最新個別發行商為增加產品的吸引力,宣布明年大加派息。

除了直接投資A股的機會,內地資金亦有望透過「滬港通」買入港股,而今年以來,追蹤MSCI大盤指數的ETF則有愈來愈多散戶投資者留意。以往散戶投資者對MSCI指數會較為陌生,不過隨著市場陸續有追蹤其表現的ETF上市,投資者對MSCI中國指數的關注度已有所增加。

MSCI中國指數成分股行業分配較平均

所謂MSCI中國指數,是MSCI指數公司設計的旗艦指數之一,成分股有140隻之多,包括H股、中國B股、紅籌及P股,覆蓋超過八成中資股板塊。與國企指數不同,MSCI成分股的行業分配較平均,有助平衡風險管理。

現時MSCI中國指數以金融佔比最多,約為四成,其次為能源、電訊及資訊科技等。比較國企指數有超過三分之二比重為金融股,MSCI中國指數的覆蓋面較廣,亦是為何MSCI中國指數一直為大型機構投資者主要參考的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