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亞洲(日本以外) | 2012-08-29 06:00

市場洞察 譚慧敏

亞洲靠生產力助經濟

有賴廉價勞動力及引進外國技術,亞洲經濟在過去數十年實現高增長。然而隨著人口優勢在中長期未來逐漸消失,亞洲的實質工資將開始向國際水平看齊。在這種情況下,亞洲唯有依靠提高生產力,才能支持經濟繼續高增長。

由於數據局限,我們很難對生產力增長進行精確衡量。不少經濟學者因而採用資本產出增量比及全要素生產率這兩項指標。前者主要衡量每產生一單位本地生產總值所需的投資,後者則指通過技術革新和提高效率促進增長的能力。

以這兩項指標而言,亞洲的增長效率都已轉差,現時需要更多投資才能產生一單位的本地生產總值。換言之,在過去數年當中,生產力對亞洲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有所減少。

以具體地區而言,儘管中國的生產力增長自1990年代以來顯著下跌,但最近數年的跌勢並不像預期中那樣嚴峻,全要素生產率對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在近10年相對穩定。唯一的例外是在雷曼兄弟破產之後,全要素生產率曾大幅下跌,不過這在重大金融危機之後屬常見情況。

此外,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及菲律賓等國,資本產出增量比對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在過去20年持續上升;而印度、新加坡、台灣和越南以上述兩項指標計,生產力增長都有所轉弱。

如同19世紀俄羅斯和意大利、20世紀阿根廷,以及1960年代中東的遭遇,一旦生產力增長開始減慢,新興市場很難突破對廉價勞動力和資源的依賴。新興市場可能會被困在中等收入「陷阱」,無法升級為成熟市場。從這個角度而言,大部分亞洲或亞洲以外地區的新興市場,過去40年來一直都處於中等收入「陷阱」,人均收入與美國的差距始終未能顯著收窄。

事實上,要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出路,正是提高生產力。新興市場必須改善人力資本質素、提高基建水平,以及政府推出利好營商環境的措施,才能逐漸促進生產力,擺脫中等收入「陷阱」,躍升為富裕地區的成員。

中長期而言,亞洲經濟必須提高勞動力的質素,而不是簡單依賴廉價勞工和天然資源。各國可透過提高教育和技術水平來改善人力資本的質素。儘管亞洲的公民教育水平已經逐漸從小學改善至中學乃至大專,但除了澳洲、日本和南韓以外,亞洲在更加專業的科學、工程和技術等領域,人才供應仍然匱乏,研發開支也依然不足。

除人力資本以外,基建投資對於一個地區的生產力水平亦至關重要。但在亞洲區內,目前只有中國從持續的高儲蓄和高固定資產投資率當中受惠,其他亞洲經濟必須開始積累更多儲蓄,同時增加資本開支,才能刺激經濟升上成熟國家的水平。

最後,一個地區要躋身成熟市場之列,還必須擁有公平透明的商業及投資環境。現時而言,大部分亞洲經濟的監管體制仍不健全,行業准入規定欠缺透明,對知識產權也保護不足。南韓、馬來西亞及日本已就此調整政策,但其他國家的情況仍相對落後。尤其是中國、越南、印度、菲律賓及印尼,必須在這些方面作出改善,才能支持生產力實現長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