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主頁推介,宏觀方略 | 2013-06-18 05:00

良言共享 王良享

日圓的命運

8國集團(G8)峰會於昨天與今天在北愛爾蘭舉行。原本議題集中在打擊逃稅和推動國際貿易,但據《金融時報》報道,由於各方未能就歐盟與美國貿易協議達成一致,導致G8峰會達成一項全球性協議的希望瀕臨破滅。會前敘利亞內戰升溫,日本金融市場動盪,相信此兩個題目將成為焦點。

近年G8峰會的影響力雖然沒有10年前般大,但仍然富象徵性意義。去年5月份,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為免歐債危機波及他連任的勝算,在大衛營舉行的G8峰會上,跟法英意加4國聯成一線,向力主以緊縮措施滅赤的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施壓,逼她改以增長措施來刺激經濟,和設法保住希臘留在歐羅區,結果兩個月後的7月底,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就宣稱將不惜一切維持歐羅區完整,9月實行了直接貨幣交易(Outright Monetary Transaction),最後令歐債危機告一斷落。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底再當選首相,急忙推出「安倍經濟學」圖振興日本經濟,雖說主要政策為量寬、政府刺激經濟及各種結構性改革,但背後支持因素離不開弱日圓。德國與日本在出口貨物方面有直接競爭,對日圓大幅走弱有微言,但美國自從2003年迪拜峰會後,已不再針對要求日圓升值,只要求慣性釘著美元的人民幣及亞太國家貨幣升值。前任美國財長蓋特納(Timothy F. Geithner)及斯諾(John W. Snow) 均曾表示,若國家的經常賬佔國內生產總值達4%以上者,其貨幣就應該升值。從2003年迪拜峰會至今,美元貿易加權指數(USTW$)下跌約20%,兌美元而言,日圓升值26%,人民幣升值35%,歐羅升值21%,似乎美國在10年前設定的大國匯價目標大致上已達標,無需再單向要求日圓升值。況且,日本的經常賬佔GDP比例已從2003年中的3%下跌至上個季度的歷史低位0.9%,從貿易平衡角度出發,日圓實在已沒有被低估。

受2008年金融海嘯影響,大部分有經常賬盈餘的國家都經歷經常賬萎縮,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至2012年底,經常賬佔GDP比率最高的國家為汶萊,達48.5%,沙特阿拉伯為24.4%,新加坡為18.6%,挪威為14.2%,台灣為10.5%,德國為7%,馬來西亞為6.4%,俄羅斯為4%,南韓為3.7%。若從貿易合作角度出發,以上國家貨幣稍有走強條件。

G8可以由美國為首不挑剔日本壓低日圓匯價的政策,但安倍亦須向G8交出改革承諾。日本央行最近對量寬態度並不堅決,可能是忌諱G8會議可能有的政治壓力,在G8開綠燈後,日圓將重拾貶值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