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主頁推介,宏觀方略 | 2013-06-10 05:00

康禮賢(Mark Konyn)

政策主導投資取向

現時多個主要地區的經濟發展似乎將面臨重大轉變。一般來說,投資者雖樂於對經濟發展作各種推測,但鮮於經濟轉向期間改變投資策略。然而,隨著低息環境、央行和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及定息證券的牛市延續,不少大型亞洲投資者不得不在這關鍵時刻重新評估其投資策略。

零售投資者投資於派息互惠基金等高收益策略已持續一段時間。資金流出個人儲蓄和存款賬戶無疑有助亞洲債市上揚。即將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由於符合投資者追求收益的期望,市場相信債券在截至6月13日的認購期內將大受歡迎。

通脹影響,加上負利率環境,將驅使資金繼續撤出低息的銀行存款賬戶。值得深思的是,負利率會否造成資金從債券大幅轉投至股票。投資者難免憂慮資金轉移和沽售壓力將導致債市表現遜色。

回顧聯儲局主席貝南奇近期的言論,他首度談及有可能結束現有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最新的美國經濟消息反映消費信心創2008年以來的新高,樓市亦持續復蘇。在回應提問時,貝南奇暗示將於合適的經濟狀況下退市,而這情況可能隨時出現。

經濟狀況改善推高美國債券孳息,使部分人士認為資金從債券轉投其他資產的情況已經開始。美國股市的確表現強勁並屢創新高,然而,債券孳息上升將影響相對疲弱的美國經濟復蘇。情況已有跡可尋,按揭債券孳息已開始上升,若升勢持續,將會推高美國家庭的按揭成本,繼而令消費信心受壓,並對經濟復蘇構成威脅。當局透過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購買債券,使按揭債券孳息以至按揭成本持續偏低。因此,結束第三輪量化寬鬆的前景將對經濟復蘇產生威脅。

一旦第三輪量寬措施結束,最終債券孳息將會上升,而按揭債券孳息的升勢應更為顯著。然而,買債計劃應不會草草結束,因為這將帶來重大的影響。聯儲局仍傾向延遲而非提早結束第三輪量化寬鬆,以提高經濟持續復蘇的機會,若當局在經濟靠穩後才退市,影響將會較低。市場預期聯儲局將進一步談論和暗示第三輪量寬之結束,以致力避免突然退市時市場出現必然的混亂情況。

表面上,投資者可斷言歐洲的情況與美國相近。股市創近期新高,債券孳息亦已從歐債危機最壞時刻的過高水平回落。但這與事實有相當出入。歐洲經濟仍深陷於嚴峻的衰退之中,現時由德國提倡並於多個歐洲大陸國家推行的緊縮措施,並未大幅降低債務負擔或刺激經濟發展。最新的證據是歐洲領導人將摒棄緊縮政策,並容許5個最大型的歐盟國家超出區內財赤上限,以促成更廣泛的改革。經濟疲弱和失業率非常高的前景均帶來顯著壓力。

在市場談論歐美政策潛在變動之際,日本亦正推行進取的計劃。央行及政府均表明要刺激經濟的決心。截至5月中,當局依然成功讓投資者和消費者相信刺激經濟政策將奏效。然而,日本債市在近幾天的波動市況擴散至股市,令不少投資者質疑政策的效用,及當局能否達成經濟目標。債市波動亦削弱新任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的公信力。

環球央行和政府的干預導致市況異常,並繼續左右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亞洲機構投資者應進一步轉投股票,問題是投資於哪些市場。而我們相信本港投資者將聚焦其最熟悉的市場,即本地和中國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