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中國 | 2013-01-10 05:00

陸庭龍

「B轉H」落釘的價值

內地A股市場在新年假期後復市,表現有如老僧入定,跟恒生指數和歐美股市的走勢很不一樣。上證綜合指數在2270點的水平徘徊,每天的升跌皆在10多點的幅度內,雖然人民銀行在假期後做了規模不少的逆回購操作,向市場釋出更多流動資金,但此舉似乎不能推動投資者跟隨資金炒作的興趣。

也許只是差一點運氣而已,A股復市的第一個交易日,碰巧美國聯儲局公布了去年12月份會議記錄,聯儲局部份理事認為QE政策在今年內應該退市,雖然會議記錄顯示這只是部份理事的意見,並未形成一致的共識,卻足以減退市場的熱鬧氣氛,恒生指數及外圍各主要市場皆借勢調整。另一方面,總書記習近平南巡後並未有任何實質的政策出台,投資者仍在觀望具體的措施何時落實,故A股市場出奇的冷靜。

B股受制度局限已久

跟A股市場相反的,是內地的B股市場。上海B股市場自去年12月14日以來,連續15日處於上升趨勢,累計升幅17.5%,也是1992年以來最長的升浪。B股的上升並不是市場因素主導的,是B股市場本身結構轉變所做成的。過去B股市場的成交非常少,令其估值大幅低於A股和H股,讓各家在B股上市的企業陷於進退不得的處境。

據彭博資料顯示,A股和H股的預測市盈率大約為10倍和9倍,而上海B股則只有7.8倍,多年來,每次B股有重大升浪的原因皆是關於甚麼A、B股併軌或B股市場改革等。這些「狼來了」的故事聽得多,投資者也變得麻木,直至上月中集集團(2039)成功由「B轉H」後,投資者非常亢奮,認為等了多年的機會終於來臨。中集集團自「B轉H」後的股價升幅在50%以上。令多隻合乎資格和有機會「B轉H」的B股股價出現了可觀的升幅,令其跟A、H股的折讓率也收窄了。

值博率高或低,投資者需要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未來B股市場的方向。筆者認為「B轉H」是一個機制的改革或轉變,是政策和行政風險大於市場風險。B股市場恍似舊區一幢唐樓,只有三層高,兼且日久失修,租金回報率也很低,這樣的一幢唐樓,縱使座落於市區中心,如果沒有收購或舊區重建發展,其真正價值很難發揮出來。現在的「B轉H」,便是這幢唐樓被收購、拆掉來重新發展。假如大家相信「B轉H」將會是B股市場改變的大趨勢,現在「落釘」也不遲。

中資歡騰 外圍環境未變

然而,外圍仍有一些不明朗因素,如美國面對的國債上限談判、歐債問題處於膠著狀態,歐羅區國家去年11月的失業率接近12%,年青人的失業率更創下24.4%的歷史新高,一些南歐國家如西班牙,年青人失業率更誇張至57%。這問題一直在惡化,根本沒有解決的方法。

全球經濟繼續處於失衡的狀態下,大量資金在金融市場內追逐回報,令金融資產的價格大升大跌,但在實體經濟中,個人及企業皆在艱苦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