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13-01-09 05:00

林柏富

亞洲投資巡禮:緬甸起動

自美國及歐盟取消對緬甸的經濟制裁,以及當地民主領袖昂山素姬成功當選議員後,緬甸亦成為亞洲的其中一個投資國家和亮點。

緬甸的地理環境優越,與中國、泰國以及印度為鄰,亦是東盟的成員國之一。緬甸的天然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木材以及享負盛名的寶石和玉石均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重要的貢獻。

由於受到不穩定的政治因素以及自1997起歐美的經濟制裁,令緬甸相對比其他東盟國家的經濟及社會發展落後、人民普遍貧窮、政治腐敗,大多數的國家資源落入軍方領袖以及其他的國管企業。各種因素間接令外國投資者的卻步,使國家的經濟發展停滯不前。

經濟增長亮麗 料2012-13達6%

由於受到西方國家的制裁,緬甸的經濟貿易發展伙伴必須依靠東盟的其他國家。可幸的是這些國家近年的發展薘勃,令緬甸的天然資源出口擁有一些重要的市場。因此,緬甸於2011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逾152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增長30%;GDP增速為5.5%,較2010年的5.3%為佳;人均國民GDP (以購買力指數計) 為1306美元,較2000年時的458美元增加了185%。

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預期,受惠於強勁增長的天然資源進出口,以及投資和營商環境的改善,2012-2013年度,當地的GDP增速為6%。

服務業及工業方面,緬甸以汽車業及旅遊業為重要的發展领域,因為其發展潛力龐大。據緬甸政府統計,緬甸全國的車輛80%為2手車,進口的零部件80%亦為舊件,汽車內需的增長預計會隨著經濟發展而上升。事實上,多間大型的車廠如日本豐田、富士重工及馬來西亞Proton汽車亦計劃於緬甸設廠。至於旅遊業方面,緬甸以往因政治不穩令本土旅遊業未為普及。但近年政府致力發展其旅遊業,加上政治較以往穩定,令近年訪客人數上升。2011年的旅客增長較2010年同期上升26%,大型的旅遊設施亦相繼落成。此外,緬甸亦新增汶萊、印度、馬來西亞以及澳門之國際航線,亦計劃興建第3個國際機場。這些利好的因素均為本土的旅遊業帶來正面的影響。

政府形象改善 助改善投資信心

緬甸文人政府 (以往是軍人政府) 自2011年上任後,逐步實施政治改革及開放政策。昂山素姬亦成功當選為議員,以其非常正面的形象呼籲外國投資於緬甸,美國政要如奧巴馬及希拉莉等亦出訪該國,大大提升了外資投入緬甸的信心。緬甸的經濟能否持續發展與其他東盟成負國看齊,則取決於未來其政治的穩定性及經濟開放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