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4-05-19 00:00

文化論政 佟傑

中港消費「包容」各有態度

語言一「出生」,便注定被消費,而人類對字詞的消費從不間斷,有些詞彙會消費至面目全非,繼而遭棄如「雞肋」;久而久之,「我城」的失語現象,亦由此而來。「包容」近月遭中港兩地消費至體無完膚,最後,字詞變得可有可無。由於一個詞的死亡與它的傳播有關,於是筆者嘗試從「坨便」風波前後共二十七天作取樣(sampling),讓讀者了解該詞彙何以成為「雞肋」。筆者以慧科新聞系統的新聞,粗略計算4月15日至5月11日載有「包容」一詞的一般文章和專欄的數目,可見中港兩地報章就「包容」討論的數量已有雲泥之別。結果顯示,內地共有1382篇文章有「包容」一詞,與是次風波有關的只有60多篇,不足5%。內地在「坨便」風波後首一 ...

(節錄)全文共2065字